寧夏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 賦能先行區建設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4月27日電 (記者 於晶)4月27日,記者獲悉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該單位指導寧夏銀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據2025年版《風力發電運維值班員》國家職業標準,完成風電運維值班員技師、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21名職工獲證。此舉標誌着寧夏成爲自國家新職業標準發佈後,在全國率先完成該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評價的省份,在新能源產業技能人才培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作爲寧夏新能源產業“排頭兵”,寧夏銀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依託電氣仿真實訓基地、智慧培訓中心等創新平臺,通過“規程輪訓+崗位實戰+師徒傳承”培養模式,培育技能人才315人,高級工以上230人,佔企業技能人才總量73%,技師及高級技師125人,佔企業技能人才40%。孵化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及“自治區技術能手”各2人。將員工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年人均津貼增資4200元,高級技師年最高津貼增資近萬元,形成“以技定薪、崗技聯動”的激勵機制。2024年,該公司獲批寧夏首家風(光)電運維值班員技能人才評價機構,填補了寧夏新興職業技能評價空白。

寧夏在技能人才培養上,並非侷限於個別企業的成功實踐,而是將其上升爲省級戰略。以“六新六特六優+N”產業佈局爲藍圖,寧夏全力構建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針對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急需緊缺職業,寧夏人社廳重磅推出24條硬核政策,從人才培養、評價、激勵等多個環節精準發力,推動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實現深度耦合。

截至目前,寧夏技能人才總量已達154.54萬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17.05萬人次。這些技能人才如同堅實的基石,爲寧夏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築牢了人才根基,成爲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寧夏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寧夏將持續推動企業自主評價、深化產教融合,進一步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讓“工匠搖籃”與“產業高地”同頻共振,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人才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