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有態度 | 顧客起訴胖東來免費筷子無標籤:別讓“找茬式維權”浪費真心

因爲一雙免費提供的筷子,可能要對簿公堂——這事擱哪個企業身上,恐怕都只剩一聲苦笑。

近日,有賬號曬出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稱與新鄉胖東來生活廣場店發生“買賣合同糾紛”。胖東來方面迴應,糾紛起因竟是一名顧客認爲店內提供的免費筷子“無標籤、無生產日期”。但事實上,筷子外包裝標籤清晰、資質齊全,市場監管部門介入後也並未發現質量問題。更耐人尋味的是,發帖賬號目前已無法搜索。

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天經地義,但也需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明明符合規定、免費提供的用品,卻被生生扣上“不合格”的帽子,甚至鬧上法庭——這早已脫離了維權的本質,更像是一場人爲製造出來的“糾紛”。

而真正無奈的是企業。哪怕最終法律還你清白,過程中耗費的人力、行政資源、法律資源,卻已真實付出。尤其是像胖東來這樣本就以服務細緻著稱的企業,一旦被捲進輿論漩渦,品牌聲譽還可能遭受無妄之災。

類似“小題大做”甚至“無中生有”的投訴,近年來並不罕見。一旦形成風氣,不僅傷害企業正常經營的熱情,更會擠佔真正需要解決的消費糾紛資源。維權≠找茬,監督≠炒作。只有當公衆理性發聲、企業安心經營、監管精準發力,我們才能構建一個真正健康、公平、高效的消費環境。

撰文|向玲 主編|李錦 審覈|朱宗威 *文章爲主編有態度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出品 | 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