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山專欄》美俄密謀「雅爾達式」終局?

川普與普丁的會談將是另一個「雅爾達會議式的終局安排」。(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佈,將在8月15日於美國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商討俄烏戰爭結束及後續和談問題,以期緩和美俄之間的緊張關係。這表明他可能不會參加即將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二戰閱兵儀式,屆時普丁將會與大陸領導人會晤,並舉行高峰會談。

換言之,川普堅持一對一談判而非多方會談,也不接受「多邊主義,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和平方案,而且他堅持「美國優先、霸權至上」的絕決理念,一切都以自身利益爲導向,推動立竿見影的交易和博奕。其目的則是儘早結束俄烏戰爭,以落實他在選前曾經作出的明確承諾,爲共和黨選民和MAGA支持者增添必勝的信念,以挽救選民支持率不斷下降的頹勢。

至於普丁方面,則是在戰場優勢逐漸穩定之際,堅持取得對烏東四州的實際控制權,並要求烏克蘭去納粹化、維持中立且不得加入北約,以維護俄羅斯的安全屏障。

此議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而言十分不利,歐盟執委會也不會配合;但在川普與普丁的會談中,卻有可能提出具體交易條件,並且運用大國外交的優勢,壓制反對的聲浪,爲戰後的地緣政治佈局奠定基礎。就此而論,這將是另一個「雅爾達會議式的終局安排」,進一步還將開展持續性的對話溝通,爲東歐政局帶來新一頁篇章。

由於包括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在內的歐盟領導人對美國的立場太過軟弱,備受批評;儘管他們可能會對此一會談表達不同的立場,但卻很難堅持己見,抗拒川普的強勢作爲。

至於法國與英國領袖,也都可能提出另類方案,並積極尋求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及其他鄰國的支持。換言之,由於各方立場的分歧,這場戰爭未必能在短期之內順利終結。

至於澤倫斯基本人則將面臨外強逼宮與民意轉向的威脅,目前最可能的替代者,是他的勁敵、烏克蘭駐英大使札盧日內。另外,前總統波羅申科與前總理季莫申科也都有意兢逐。

澤倫斯基和他領導的人民公僕黨,日前對獨立反腐機制「反腐敗局」和「反腐檢察官辦公室」強力制裁,使其名存實亡,就是一種危疑不安、深恐貪腐曝光的心虛反應,其結果卻引發全烏各地民衆的強烈抗議。由於反戰氣氛濃厚,民意明顯轉向,對澤倫斯基來說十分不利。

但不管最後由誰出線接替澤倫斯基,卻必然是美俄雙方都認可的接班人。這充分說明烏克蘭纔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不但國土淪喪、軍民死傷枕藉,大量民衆流亡國外,而礦產和能源最後竟被美國所控制,至於今後的政局發展和領導人的產生,恐怕也擺脫不了大國宰制。

這真是小國的悲哀,明知自身難保卻力爭獨立自主,即便命運多舛卻依然夜郎自大,而且口不擇言,另外還要承擔代理人戰爭被輕易甩鍋的不幸結局。這一切,足爲智者慎謀,識者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