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證券:碳酸鋰底部區間明確 供需邊際改善

中郵證券發佈研報稱,7月24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上漲7.21%,達到7.67萬元/噸,較6月底部上漲31.30%。近期由於國內反內卷政策,對碳酸鋰礦權審覈明顯收緊,包括藏格礦業由於察爾汗鹽湖鉀鎂礦採礦權未包含鋰資源許可,被勒令要求其立即停止違規開採行爲並積極整改。預計2025年全球碳酸鋰供給仍維持過剩狀態,國內反內卷政策等對實際供給影響有限,但後續政策執行力度對供給預期影響較大。短期如政策執行力度超預期,價格有望上探8-9萬元/噸。

中郵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內反內卷政策影響供給預期

供給端,根據中郵證券在年初預測,2025年全年供給約160萬噸LCE,主要增量來自非洲、北美以及國內鹽湖地區,澳洲企業由於MtMorion等礦山減停產,KathleenValley和MtHolland投產,總體看基本持平。

而近期由於國內反內卷政策,對碳酸鋰礦權審覈明顯收緊,包括(1)藏格礦業由於察爾汗鹽湖鉀鎂礦採礦權未包含鋰資源許可,被勒令要求其立即停止違規開採行爲並積極整改,完善鋰資源合法手續,待鋰資源手續合法合規後,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經申請通過後方可復產,影響半年約6000噸LCE。(2)寧德時代鋰雲母礦採礦證8月9日到期,市場預期如採礦權證交由自然資源部審覈,同樣存在從嚴審覈的可能。

此外江特電機全資子公司宜春銀鋰披露從7月25日開始檢修,預計檢修26天;6月末中礦資源宣佈對其江西2.5萬噸/年鋰鹽生產線進行技改升級,停產檢修及技改時間約爲6個月,同樣提振市場情緒。預計2025年全球碳酸鋰供給仍維持過剩狀態,國內反內卷政策等對實際供給影響有限,但後續政策執行力度對供給預期影響較大。

高成本鋰礦訂單改善,成本底或在6.5萬元/噸

成本端,國內高成本雲母與非洲鋰礦成本約在6.5萬元/噸以上,佔比20%,國內低成本雲母、鋰輝石和澳洲鋰礦成本在5.5-6.5萬元/噸,佔比約20%,剩餘爲國內外鹽湖產能,成本4-5萬元/噸。目前來看,經過前期低價競爭,高成本鋰礦陸續出清,根據高工鋰電數據,6.5萬元/噸以下的碳酸鋰已經開始供不應求,有市場消息指出,四川頭部鋰鹽廠因交付壓力,尋找碳酸鋰採購補充缺口。

鋰電需求維持高增,固態電池需求可期

需求端,2025H1鋰電池產業鏈整體同比增速超過40%,其中電池環節出貨776GWh,同比增長68%;正極材料出貨量210萬噸,同比增長53%。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正力新能、蜂巢能源分別拿下現代與大衆、寶馬、大衆、Stellantis與奔馳這些全球知名車企訂單,並且訂單規模有高達10GWh級別;寧德時代上半年陸續向江西昇華、萬潤新能、龍蟠科技鎖定2025年訂單,未來五年已披露的合同金額超475億元(其中5億元僅爲預付款)。遠期看,全固態電池或於2027年商業化批量上車,2027-2028年對碳酸鋰需求量有望達2.66/18.66萬噸LCE。

看好碳酸鋰2027-2028年實現供需平衡

綜合來看,碳酸鋰目前仍處於供過於求狀態,但供給端受政策收緊和產能出清影響邊際改善,成本曲線上移,需求端維持較高增速,疊加2027年固態電池上車影響,碳酸鋰或於2027-2028年實現供需平衡,價格有望達到10萬元/噸以上。短期如政策執行力度超預期,價格有望上探8-9萬元/噸。

標的方面

建議關注: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中礦資源(002738.SZ)、藏格礦業(000408.SZ)、鹽湖股份(000792.SZ)等。

風險提示

項目建設進度超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政策超預期風險。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