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非洲豬瘟衝擊 嘉市東市場豬肉攤區按下暫停鍵

臺灣爆發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後,行政院宣佈全國豬隻禁載、禁運、禁喂廚餘延長10天,今天重陽節,有嘉義人「竈腳」之稱的嘉市東市場豬肉攤區無溫體豬肉可賣。記者魯永明/攝影

臺灣爆發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後,行政院宣佈全國豬隻禁載、禁運、禁喂廚餘延長10天,到11月6日中午止。防疫緊繃,這項措施讓畜牧業與豬肉市場陷入低氣壓,從養豬戶到傳統市場的攤商,全都叫苦連天。今天重陽節,往年採買溫體豬肉大日子,有嘉義人「竈腳」之稱的嘉市東市場豬肉攤區無溫體豬肉可賣。

東市場豬肉攤區一向是熱鬧角落,這裡保留日治時期檜木屋架與粗鐵鏈吊架,見證嘉義百年飲食文化場域。平日人聲鼎沸,如今卻因禁運禁宰令異常冷清,攤商大多休息放假,整排攤區彷彿被按下「暫停鍵」。「除口蹄疫時期,沒看過這樣情景」,攤商無奈說。沒有溫體豬可賣,有人暫時改賣冷凍肉或進口豬肉,但買氣下滑。消費者習慣當天現宰的溫體肉,進口肉沒那味道。

非洲豬瘟影響,不僅波及豬肉攤商,重創傳統小吃業者。肉圓、碗粿、筒仔米糕、排骨酥等幾乎仰賴溫體豬。許多店家因斷貨暫停營業,僅少數業者事先囤貨,才能撐着繼續賣。有排骨酥老闆說,「肉品市場休市前趕快多買,現在靠着庫存撐幾天,但撐完就沒貨了。」深夜工作剝骨師傅也受波及。嘉義約有20多名剝骨師,平日從半夜開工,5小時可處理10頭豬,每晚收入約2000元,如今豬肉攤停擺如同「放無薪假」。

嘉市府昨天宣佈公有零售市場,針對豬肉及豬肉食品攤商,自農業部宣佈豬隻禁宰、禁運起,減免攤位使用費1個月,預計超過60攤得到協助,後續視農業部豬隻運送及屠宰規定滾動檢討,市府將提供申請流程與說明,協助攤商度過營運困境,穩定市場。

今天重陽節,往年採買溫體豬肉大日子,有嘉義人「竈腳」之稱的嘉市東市場豬肉攤區無溫體豬肉可賣。記者魯永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