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戰略金屬價值重估進行時 供需趨緊有望推動鎂價長期上行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鎂合金具有良好的鑄造性和抗震能力,是輕量化理想材料,在超大型汽車結構件及機器人等下游應用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單車用鎂量有望高速增長,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鎂合金需求遠期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當前鎂鋁比處於歷史低位,鎂合金性價比持續凸顯,供需趨緊有望推動鎂價長期上行。稀土方面,鐠釹價格保持強勢運行,新能源汽車、空調、消費電子等下游需求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有望打開稀土永磁遠期需求增長空間,基本面支撐下稀土價格有望穩中有進,持續推薦稀土永磁板塊配置價值。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鎂合金是輕量化理想材料,在超大型汽車結構件及機器人等下游應用穩步推進。
鎂合金密度低,具有良好的鑄造性和抗震減噪能力,是輕量化理想材料。隨着鎂合金在汽車領域應用逐步開拓,電驅殼體、座椅橫樑框架、門內板等大型鎂合金汽車件陸續投入使用,當前鎂合金技術成熟度已經可以實現單車50kg+應用,隨着鎂合金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單車用鎂量有望高速增長。2024年12月,寶武鎂業與埃斯頓發佈了鎂合金機器人新品“ER4-550-MI”,相較於鋁合金版本重量減輕11%,能耗降低10%,且在減震、電磁屏蔽和散熱方面表現卓越,標誌着鎂合金在機器人應用取得突破。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鎂合金需求遠期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
我國原鎂產能利用率長期處於低位,反內卷政策帶動下鎂行業有望高質量發展。
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數據,2024年我國原鎂產能爲148.8萬噸,原鎂產量爲102.6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爲70%,行業內卷曾給鎂行業帶來了多重危害,在惡性競爭環境下,部分企業爲了降低成本,不惜採取低質低價等措施,導致市場上充斥着大量的非國標產品,不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極大地制約了行業的技術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反內捲浪潮的到來,不僅有助推動鎂價逐步邁向合理區間,更將引導整個行業從以往的 “價格戰” 轉向 “品質戰”,落後產能逐步出清,有助於鎂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近期鎂價企穩回升,供需趨緊有望推動鎂價上行。
根據尚鎂網,截至8月18日,府谷地區99.9%鎂錠出廠價爲1.73萬元/噸,從底部回升約14.4%。供給方面,考慮到高溫天氣持續影響原鎂冶煉效率,預計前期檢修恢復所增長的原鎂產量將小於減少的產量;需求方面,當前鎂鋁比約爲0.95,處於歷史低位,鎂合金性價比持續凸顯,鎂合金需求穩步增長,供需趨緊有望推動鎂價長期上行。
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前景可期,新能源車等下游需求持續增長。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5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爲126.8萬輛,同比增長45.4%,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至45.4%。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爲36.9萬臺,同比增長30.4%;空調累計產量爲16329.69萬臺,同比增長4.0%,新能源汽車、空調及工業機器人等下游需求持續增長。此外,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有望打開稀土永磁遠期需求增長空間。中性預期下,預計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釹鐵硼需求有望增至約2.4萬噸,對應2024-2035年CAGR達75.0%。
稀土現貨價格持續上行,持續推薦稀土永磁板塊配置價值。
根據SMM,8月15日氧化鐠釹價格漲至59.3萬元/噸,單日漲幅5.6%;金屬鐠釹價格爲72.0萬元/噸,單日上漲4.7%,當前稀土下游需求增長和上游供應緊張形成共振,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家電等產業需求旺盛,當前磁材廠訂單持續增長,此外,出口需求持續走強進一步鞏固漲價基礎,鐠釹價格有望保持強勁走勢,持續推薦稀土永磁板塊投資機會。
風險因素:
鎂合金汽車零部件滲透率不及預期的風險;稀土原材料價格波動,低空經濟發展不及預期,海外稀土開發擴張超預期;環保政策執行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