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行長蘆葦:我們已經摒棄了規模情結,更專注高質量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欣
“我們已經摒棄了‘規模情結’,更專注於效益和質量並重的增長,這構成了我們財務業績背後的業務支撐。”8月28日,中信銀行行長蘆葦在該行2025年半年度業績會上明確表示。
據該行董秘張青介紹,上半年中信銀行資產規模平穩增長,總資產達9.8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42%;歸母淨利潤爲364.78億元,同比增長2.78%;營業收入小幅下降,上半年營業收入1057.62億元,同比下降2.99%;上半年淨息差1.63%,同比下降14BPs,絕對值領先行業21BPs;不良貸款率1.16%,與上年末、一季度持平。
對於上半年的經營表現,蘆葦用 “一如既往地在‘穩健、均衡、可持續’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概括,強調 “難中求成,穩中有進” 的整體態勢,表示“這再次印證了我們多年來的體系能力建設是行之有效的,戰略方向是正確的,戰略執行是有力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透過”:
第一是透過指標看結果,“穩健、均衡、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更加清晰,發展韌性和抗衝擊能力顯著增強。
效益方面,上半年中信銀行淨利潤保持正增長,在營收端積極開源,持續穩息差、拓中收,二季度的營收降幅也比一季度呈現邊際改善的態勢;在成本端,將控成本列爲經營重點,全力挖潛、降本增效,資金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都實現了有效壓降,有力支撐了利潤增長。
在質量方面,風險指標繼續保持穩定。拉長週期看,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過去六年連續下降,撥備覆蓋率過去四年持續提升,資產質量更穩更實,向好趨勢比較明朗。同事堅持不以風險下沉或削弱風險抵禦能力來換取短期的利潤增長,因此業績增長的“成色”“底色”更足。
在規模方面,報告期內中信銀行實現了合理且有質量的增長。今年上半年,表外和表外的綜合融資規模增長快於表內資產增長,一般貸款規模增長快於總貸款增長、快於總資產增長,存款規模增長快於總負債增長,財富管理規模增長快於總存款增長。“這些都是有質量增長的體現,我們已經摒棄了‘規模情結’,更專注於效益和質量並重的增長,這構成了我們財務業績背後的業務支撐。”蘆葦稱。
第二是透過數據看能力,體系建設對經營發展形成了有力支撐,業績增長更有邏輯,這也是工作的發力點和落腳點,因此中信銀行在各方面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都取得了進步:
首先,量價平衡的管理能力不斷增強,淨息差保持一定的領先優勢。過去三年,存款成本率、息差、淨息差的變動持續跑贏大勢,息差從劣勢變爲相對優勢,絕對水平處於同業前列。今年以來,面對行業性的息差下行壓力,中信銀行繼續堅定貫徹量價平衡的管理要求,在資產、負債兩端穩總量、調結構,多措並舉,有效鞏固了息差的優勢和水平。
其次,持續打造輕資本的發展能力,手續費收入增速連續五年跑贏大勢。從“強核行動”到“五個領先銀行”建設,中信銀行的戰略一脈相承、不斷進階,輕資本的發展體系和能力建設持續打造、持續釋放。面對行業性的中收下滑局面,中信銀行今年早於同業實現了手續費佣金收入的正增長。
第三,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築牢發展的安全鏈。中信銀行將風險管理能力視爲核心競爭力之一,不斷健全“控風險有效、促發展有力”的風控體系,推動資產質量基本面穩中向好。過去,成長價值源於風控;未來,增長、成長要“成於風控”。
第四持之以恆強化客戶經營能力,客羣基礎得到鞏固。堅持以客戶爲中心,久久爲功,一邊推進客戶經營體系和能力建設,一邊釋放產能,形成了良性循環。不僅客戶總量實現突破,結構也得到一定程度優化:上半年中信銀行對公基礎客戶、有效客戶佔比位居同業領先,在鞏固戰略客戶和機構客戶傳統優勢的同時,中小客羣持續壯大;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零售的私行客戶增量連續創下歷史同期最優水平,目前正在加速向10萬戶私行客戶目標邁進。
三是透過結構看未來,均衡穩健的結構爲業績的長期增長注入了動力。結構是衡量一家銀行成長性和未來潛力的核心標準,要把握結構優化這個主題,具體來看:
在業務結構上,縱深推進“零售第一戰略”,零售貸款、AUM規模等多項指標站穩同業第二的位置,對公和金融市場業務也在加速競爭力重塑。目前公司、零售、金融市場業務形成了40%、40%、20%的營收貢獻結構,能有效避免單一業務的波動衝擊,在不同週期節點、面對不同環境時,發揮出不同的業務優勢。
在資產結構上,按照“增高減低”的思路分佈大類資產:信貸端持續加大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一般性貸款佔總資產的比重達到56.6%,比去年末提升1.3個百分點,同時持續壓降低收益的票據資產,票據佔總資產的比重比去年末下降2.4個百分點;另外,加快佈局高成長性、高潛力的行業,積極支持類行業佔比將近60%,也重視地域分類,比如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這些重點地區的貸款餘額佔比超過70%;投資端在保障利率債、地方債這些優質“壓艙石”資產規模的同時,按照穩中求進的思路,合理加大高收益信用債的配置力度,增厚收益。
在負債結構上,加快打造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對公活期存款佔比高於可比同業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個人活期存款佔比和先進同業的差距也有所縮小。
在客戶結構上,在大客戶穩健增長的基礎上,中小客羣增速更快:今年上半年,對公有效客戶同比多增了將近2000戶,零售私行客戶同比也多增了2000戶,獲客質量不斷提升。
對於下半年的規劃,蘆葦表示,中信銀行將進一步強化“大抓營收”的導向,從資產、息差、非息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有信心實現全年業績跑贏大勢:
首先,進一步抓好大類資產配置,穩住營收基本盤。對公端重點加大“五篇大文章”領域的貸款投放力度,通過構建優質項目儲備庫做優增量儲備,完善提前還款應對策略做深存量管理,繼續鞏固低收益票據的壓降成果,優化結構、穩定收益;零售端各條線將緊抓政策契機,緊跟新變化和新場景,一手控風險、壓不良,一手加強營銷、規模上量;信用卡也要深挖優質客羣的交易和貸款需求,加快優質資產投放。
其次,進一步抓好負債的精細化管理,夯實息差穩定器。全力推動活期存款有效增長,對公做好綜合經營,通過結算、融資、機構、外匯、託管共同發力,提升活期存款佔比;零售針對主結算客戶攻堅,做大支付交易規模;金融市場業務堅持“穩活期、管定期”,通過產品拓展清算類業務的存款迴流和託管賬戶的資金沉澱等。
第三,提升非息收入。將聚焦資本市場,推動財富管理、金融市場業務、跨境金融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