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徹底摒棄規模情結”,中信銀行高管稱不以風險下沉換業績,將繼續降低負債成本|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8月28日訊(記者 彭科峰)今日上午,中信銀行在京舉行2025年半年度業績發佈會,介紹該行最新營收、利潤情況,並介紹下半年工作重點。

中信銀行行長蘆葦在會上指出,上半年中信銀行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364.78億元,營業收入1057.62億元。“目前,我行已經摒棄規模情結,而是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相關中信銀行高管也指出,在零售業務方面,正在擇機加大低風險產品的投放。

淨息差仍領先同業 已摒棄規模情結

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的資產規模、不良率、淨息差等關鍵指標表現如何?

中信銀行高管在業績會上指出,至上半年,中信銀行資產總額9.8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42%。貸款及墊款總額5.8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3%。在不良率等方面,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671.34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49 億元,增長0.98%;不良貸款率1.16%,與上年末持平。

在淨息差方面,中信銀行行長蘆葦指出,至上半年末淨息差1.63%,比上年下降14個BP,但絕對值領領先行業。並且,不良連續6年持續下降,“我行不以風險下沉來換去短期利潤的增長。已經徹底摒棄了規模情節,而是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

對後續的息差走勢,蘆葦認爲,目前息差仍有收窄的壓力,但多項政策和因素將推動銀行淨息差趨穩。“比如,目前央行已推動存貸對稱降息等。”

對於目前行業內熱議的“反內卷”問題,蘆葦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利於銀行的存貸款和中間業務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對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有重要的意義。”

已擇機加大零售低風險產品投放 將繼續"降負債成本"

近年來,銀行零售業務的資產規模、不良問題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對於這一問題,中信銀行相關高管也在會議上進行了解答。

中信銀行相關高管介紹,該行着力構築零售業務體系化優勢,截至報告期末,零售管理資產餘額(含市值)達4.99 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2%。

中信銀行副行長鬍罡進一步指出,零售業務的不良問題,是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不過,今年上半年,該行進一步加大了零售業務的風險管控,並在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等方面都進行了調整。

“在零售業務方面,我行持續了加大低風險產品的投放力度。上半年,我行在住房按揭貸款增量保持可比同業第一位。並且,85%的按揭貸款客戶都分佈在一二線和人口淨流入城市。”胡罡表示。

面對下半年的重點工作,蘆葦指出,將繼續重視負債端的成本管理,“全力推動活期存款的有效增長。”在資產端,將持續壓降票據資產,加大信用債配置力度,以進一步增厚收益。在對公端,將圍繞“五篇大文章”繼續深入佈局,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此外,隨着資本市場持續提振,存款資金向理財轉化應是趨勢,中信銀行將努力將財務管理打造成新的增長極。

在投資者關心的分紅方面,中信銀行相關高管表示,該行在去年實施中期分紅的基礎上,着力推動中期分紅常態化,擬將2025年度中期分紅比例提升至30.7%,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回報預期及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