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西問》如何看待中國在全球AI版圖中的角色?(帕迪)
當地時間2025年5月30日,加拿大溫哥華,首屆溫哥華網絡峰會會場內人流如織。持續4天的首屆溫哥華網絡峰會於當日落幕。此次網絡峰會吸引了來自逾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5萬名參會者。(中新網)
人工智能(AI)時代正悄然而至。在全球網絡峰會(Web Summit)主辦的首屆加拿大溫哥華網絡峰會上,「人工智能」也毫無懸念成爲最熱門的議題。AI技術發展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挑戰和機遇?如何看待中國在全球AI版圖中的角色?全球網絡峰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迪·科斯格雷夫(Paddy Cosgrave)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分享他的觀察。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在探討或推動AI創新與發展方面,全球網絡峰會希望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科斯格雷夫:在溫哥華網絡峰會開幕當晚,演講者之一、紐約大學名譽教授加里·馬庫斯(Gary Marcus)反駁了關於AI的一些觀點,特別是來自一些大企業的、對當前模型所取得進展的誇大說法。在我看來,關於AI的大量討論不免帶有營銷和炒作色彩。在任何新技術的週期中,人們通常陷入炒作,有時超越實際。馬庫斯提供了相反的看法。
全球網絡峰會存在的目的是爲了建立有意義的聯繫,嘗試發現有趣的公司、有趣的趨勢,幫助特定行業的人們在技術生態系統的網絡中交流,也可以聽到像馬庫斯這樣的演講者的有趣觀點。
我很希望在中國內地舉辦網絡峰會,但必須找到合適的城市,相信這會讓很多歐洲業內人士大開眼界。我們可以把世界各地大量有趣的人帶到中國來。我認爲,歐洲面對的機遇就是與中國更緊密地攜手,這是不可避免的。我也希望不僅是網絡峰會,還有其他活動能作爲一種橋樑,將中國與歐洲或世界其他地區聯繫在一起。因爲我們試圖走向一個更加一體化的世界,而不是「巴爾幹化」的(分裂的)世界。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當下AI和互聯網科技的發展速度,如何評價中國在全球AI版圖中的角色?
科斯格雷夫:7年前,我曾在香港對媒體說,中國將在未來主導AI。他們覺得很荒謬,因爲當時他們都沒聽說過中國的AI公司。
我認爲,(判斷)未來的技術窗口和可能占主導地位的地理區域,要看研究中的高質量引用。即,要看哪些大學、哪些研究者們——最關鍵的是他們來自哪裡——正在產出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當時,中國的大學已在AI和機器學習領域的高質量引用中佔據主導。我認爲這(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並非馬上,而是隨着時間推移,從2018年起的未來十年,該領域的研究將開始離開大學,進入商業領域。這些突破將被商業化。因此,創新主要發生在大學系統內,有時也來自一些科技公司的研究實驗室,然後它會被商業化。觀察中國研究者發表的高質量引文,你會發現中國在加速超越。這一領域更多的突破發生在中國。
再看專利,這是另一個指標。2010年,中國在AI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利仍大幅落後於歐美。2017年、2018年,伴隨商業產出,中國的專利開始趕上歐美。如今,AI領域百分之六七十的專利都來自中國的實體。誰將繼續主導AI?答案只有中國。
可惜,在西方搞宣傳的人現在相信他們自己的宣傳。最終會有足夠多的西方政商學界人士意識到,在創新方面,西方制度不如中國。但這不是西方多數人的觀點。我認爲現在西方的挑戰是研究中國的創新體系,學習中國正在做的事。
2025年6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首場機器人足球3V3 AI賽總決賽中,清華大學火神隊5比3戰勝中國農業大學山海隊獲得冠軍。圖爲裁判介入調整機器人。 (中新網)
中新社記者:有聲音認爲中國在AI領域會成爲西方的「威脅」。您怎麼看?
科斯格雷夫:我舉一個日本的例子。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創新方面超越了美國,發動機技術更好、更便宜、更省油。於是美國稱,日本正在威脅美國,日本政府在干涉汽車業。因此他們對日本車企徵收鉅額關稅。這和現在非常相似。在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認爲,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超級計算機制造商是日本NEC,因此與之簽訂了合同。但白宮以國家安全爲由進行干預,稱日本電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所以NEC超級計算機被禁了。
從歷史上看,每當美國在某個行業競爭中出局時,他們就會推諉給國家安全、政府幹預、過度補貼,好像美國政府從未救助過老牌航空公司、汽車製造商,也沒在衆多領域提供補貼一樣。現在是2025年,故事情節和說辭卻非常相似。他們用語言掩蓋的事實就是,中國公司和大學已在競爭中勝出。
2025年5月4日,貴州首條無人駕駛公交線——「無人駕駛花溪大學城專線」在貴州省貴安新區開通運營。圖爲乘客在站點等待乘坐無人駕駛巴士。(無人機照片) (中新網)
中新社記者:您是否擔心AI技術正讓人類社會進入技術領先於監管和倫理思考的「灰色地帶」?
科斯格雷夫:新技術或任何其他技術都不是天生中立的。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西方的衛星定位系統GPS的設計並非爲了將泰式炒河粉或比薩餅送到你的門口,而是用來向城市或特定區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
今天的汽車技術被太多規則圍繞着。它在百年前是一項變革性的技術。一路走來,人們引入了規章制度,試圖與這種不可思議的技術共存,但它仍在世界各地「殺死」了很多人。我們嘗試用安全帶、安全氣囊或特殊的剎車系統、警告系統、超車規則來緩和它的負面後果。
當然,當談到AI時,我確信,人們將盡最大努力來規範和完善這一最新的技術。
中新社記者:您是否擔心AI可能加劇全球信息不對稱、技術鴻溝等問題?
科斯格雷夫:並不會。我確實認爲AI和免費AI有去除西方信息系統中介的潛質。你可以認爲,西方目前是由一個龐大的宣傳系統維繫的。人們對世界的理解依賴於他們通過西方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而複雜的宣傳機器或宣傳系統來獲取或接收信息。當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非西方的AI系統來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時,西方宣傳體系會受到挑戰。
例如,我要求(美國的AI工具)ChatGPT解釋西方媒體是如何運作的,它說這是基於「新聞自由」和調查新聞。然後我向(中國的AI工具)DeepSeek(深度求索)提出同樣問題,它基本上給出了(美國學者)諾姆·喬姆斯基式的觀點,並說它(西方媒體)是以「製造同意」爲前提的。我個人認爲這更爲準確。
當我的孩子們不再依賴西方媒體的鏡頭來了解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時候,他們會在什麼樣的世界中成長?這一點讓我着迷。他們正在使用世界上最好的AI系統,這些系統很可能來自中國。而且它們是免費的。那又會帶來什麼?我覺得這是一個關於(消除)不平等的非常有趣的問題。隨着我們進入更加多極化的世界,少數國家不參與平等夥伴之間的公平價值交換或公平貿易而從世界其他地方攫取鉅額財富的能力將削弱,我對此更加樂觀。多極化的世界比至少自二戰以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更加平衡。
2024年5月23日,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AI大模型產業應用代表性企業帶來互動性強的場景和產品。(中新網)
中新社記者:您對AI發展的最大期望是什麼?其面臨的最大挑戰又是什麼?
科斯格雷夫:普及和免費。我希望,最好的、最前沿的AI模型也是可以普遍免費使用的。這對全世界來說將是件好事。
現在最大的挑戰是要幫助美國意識到,他們「摧毀」了(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體而言,針對中國的芯片禁令是史上最愚蠢的想法,因爲它基本上是在告訴(中國)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你需要以「中國速度」建立整個供應鏈,而且要更好;當你開始製造組件或芯片時,你將擁有整個市場、最重要的市場。
全球網絡峰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迪·科斯格雷夫(Paddy Cosgrave)。(中新網)
受訪者簡介:帕迪·科斯格雷夫(Paddy Cosgrave),愛爾蘭知名互聯網科技行業人士,全球網絡峰會(Web Summi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曾任歐盟委員會的歐洲創新委員會大使。全球網絡峰會創始於2009年,總部設於愛爾蘭都柏林,致力於在全球各地主辦一系列世界級網絡科技行業盛會,旗下有葡萄牙里斯本、巴西里約、卡塔爾多哈網絡峰會以及香港RISE科技峰會等品牌活動。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