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退票退款問題成演唱會領域投訴熱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婉)記者今天從中國消費者協會獲悉,2025年上半年演唱會投訴量逐月攀升,其中退款訴求佔比超過90%,退票退款的規則、流程等可能存在較大爭議。

近日,消費者畢女士通過消協315平臺投訴北京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消費者稱其於2025年6月30日在該公司平臺購買演唱會門票後,因朋友同時在另外一個平臺搶票成功導致重複購買,消費者於是在購票僅幾分鐘內且未配票情況下申請退款,卻被收取高達30%(948元)的手續費。

消費者認爲,該退票機制不合理,手續費比例過高,且與演出尚有27天不符“梯次退票”原則;同時,平臺未能識別重複購票,購票過程中也未彈出明確提示,涉嫌責任轉嫁與信息不透明。在未出票、無實際損耗的情況下仍高額扣費,缺乏正當依據,涉嫌不當得利。消費者要求全額退款,並建議平臺完善退票規則、提升系統識別能力,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公平交易權。

中消協總結,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退票規則不合理。消費者認爲售票平臺規則不合理,如平臺單方規定“不可退票”或提前一個月就禁止退票,以及退票手續費過高等。此外,消費者因個人原因、工作安排、身體狀況等無法觀看演出,或因多人同時搶票導致重複購買,申請退票時被扣除手續費,認爲手續費過高。演唱會主辦方臨時單方取消演出不承擔違約責任。

中消協建議相關主管部門牽頭制定演出行業退票管理辦法,對退票時間節點、手續費比例、演出取消責任分擔等事項作出統一規定,防止平臺和主辦方單方面設定霸王條款。售票平臺應在購票環節顯著標註退票政策,設定階梯式退票手續費標準,避免設置“一律不退”等不合理規則,優化退票退款政策,以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消費者在購票時也應當注意退票條款和觀演風險,增強風險意識。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