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偉股份增收不增利,湖南富豪衝擊H股
8月17日晚,湖南富豪鄧偉明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中偉股份(300919.SZ)披露半年報。
財報數據顯示,中偉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3.23億元,同比上升6.16%;實現歸母淨利潤7.33億元,同比下滑15.2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6.53億元,同比下滑14.77%。
據時代財經瞭解,中偉股份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5.35億元,同比下降2.40%;實現歸母淨利潤4.25億元,同比下降12.32%,季度環比增長38.24%。
“增收不增利”的特徵,顯現於中偉股份2025半年報中,但就第二季度單季度歸母淨利潤環比增長來看,作爲新能源材料科學公司的中偉股份正受益於產業鏈價格的回升。
8月18日,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偉股份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鋰礦等鋰資源都處於一個回升的狀態,相信未來在底部夯實之後能夠實現一些(價格)回升。
匯兌損失蠶食利潤,
電池材料產能利用率不到70%
時代財經注意到,中偉股份的業務分爲兩大類:電池材料、新能源金屬。而電池材料業務中,細分爲鎳系材料(三元前驅體)、鈷系材料(四氧化三鈷)、磷系材料(磷酸鐵)以及其他材料。其中,鎳系材料(三元前驅體)是電池材料業務的核心,其次是鈷系材料(四氧化三鈷),磷系材料(磷酸鐵)則還處於虧損狀態。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鎳系材料(三元前驅體)、鈷系材料(四氧化三鈷)、磷系材料(磷酸鐵)的毛利率分別爲18.05%、25.88%和-7.34%。“最近單月(磷酸鐵)已經扭虧。”前述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透露。
根據財報,中偉股份的客戶包括特斯拉、三星SDI、LG化學、中創新航、寧德時代、比亞迪、SK On、蜂巢能源、松下、當升科技、廈門鎢業、貝特瑞、巴莫科技、L&F、振華新材、容百科技、ECOPRO、POSCO等國內外一流客戶。
單從客戶名單來看,中偉股份覆蓋了衆多國內外一流客戶。2025年上半年,中偉股份產品銷售量超18.8萬噸,同比增長33.91%。從收入預期而言,中偉股份有機會創造更優秀的業績表現。
然而,現實與預期相反。
中偉股份上半年雖實現了超200億元的營收,但歸母淨利潤不到10億元。這顯著低於公司應有的業績表現。
根據財報,中偉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51.09%至5.81億元,對淨利潤形成一定的拖累。“主要系匯率變動影響,匯兌損失增加所致。”中偉股份在財報中解釋財務費用大幅增長的原因。
前述工作人員亦表示,“匯率波動是正常的。我們有相關的套期保值,今年也會運用一些工具進行對衝規避風險。”時代財經注意到,境外收入是中偉股份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爲107.84億元,佔當期營收50.58%。
除此之外,新能源金屬業務成爲了半年報的亮點。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金屬業務產能利用率爲108.12%,營收爲92.73億元,同比增長44.01%,已接近同期電池材料96.32億元的營收表現。而中偉股份電池材料業務產能利用率爲66.56%,不足70%。
財報顯示,中偉股份圍繞新能源金屬鎳已形成近20萬金噸冶煉產能,生產的鎳中間品除用於公司鎳系材料自供外,可根據市場情況靈活選擇以中間品或進一步加工成高純鎳板對外銷售。
H股上市再擴海外產能
儘管新能源金屬業務發展迅速,但這並非中偉股份的業務目標。
“我們公司的定位是做新材料,所有的上游冶煉金屬都是圍繞着我們這個材料的發展來進行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自成立以來,中偉股份圍繞“鎳係爲主,磷系鈷系並進,鈉系儲備”的戰略方向加大研發投入。“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性能卓越,能夠滿足未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需求,其市場需求將隨行業趨勢持續增長,發展空間廣闊;固態電池前驅體多采用高鎳及超高鎳材料,使用高鎳材料追求高能量密度成固態電池發展趨勢,未來隨着技術發展及固態電池商業化,高鎳材料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中偉股份指出。
今年4月,中偉股份開始謀求在港股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韓國生產基地首期項目,擴大鎳系材料產能,預計鎳系pCAM年產能爲36000公噸。截至8月18日,中偉股份H股IPO尚未有更多進展披露。
推進H股IPO與中偉股份的海外佈局有關。
前述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中偉股份的韓國項目產能主要面對海外市場,同時公司在韓國對磷酸鐵材料進行了相應佈局,是市場上爲數不多在境外佈局磷酸鐵產能的公司。
時代財經注意到,浦項制鐵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電池材料公司POSCO Future M(浦項未來)與中偉股份簽署推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的合作協議。POSCO Future M是韓國唯一一家電池正極和負極材料生產商,主營業務包含生產鎳鈷錳、鎳鈷錳鋁正極材料。
目前,中偉股份股價已走出區間底部。同花順iFind顯示,中偉股份股價已修復“4.07”急跌後造成的缺口,並頻繁觸及35元/股左右的區間上沿。
本文源自:時代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