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川普兩面手法 賴政府慎防被交易
中國時報社論
美國國務院官網13日更新美臺關係現況內容,刪除美國「不支持臺獨」等文字,綠營好似被注入一劑強心針,認定川普政府對臺灣的支持不斷上升,對照《紐約時報》同一天的報導,川普2.0臺美關係變得更不確定,更以交易性作爲導向,川普對臺灣立場一夕之間轉變了嗎?自我滿足的解讀與操作只會導致誤判形勢、甚至錯誤決策。
一中未變 新版暗藏玄機
美國新政府上臺,國務院全面更新網站內容,有關美臺雙邊關係事實清單部分,舊版文字爲「我們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我們不支持臺獨;我們期盼兩岸分歧以和平方式解決。」新版則是美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我們期待兩岸分歧以和平、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其中刪除了美國「不支持臺獨」的文字。外交部長林佳龍第一時間迴應,歡迎相關內容所展現對臺美關係的支持與正面立場;綠營人士也紛紛認爲這代表川普升高對臺灣的支持。
「美國不支持臺獨」從國務院官網下架並非首例,2022年5月5日,就曾刪除「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及「美國不支持臺獨」等文字,大陸官方批評美方「搞政治操弄」、「必將引火燒身」,國務院同月28日又恢復「不支持臺獨」的文字表述。針對國務院再度下架相關文字,中國大陸外交部迴應,美國國務院修改「美臺關係事實清單」,在涉臺問題上立場嚴重倒退,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川普政府是否會重演下架、上架戲碼,沒人可以預料,但與其糾結於說文解字,各自表述,不如迴歸核心問題,美國不支持臺獨的立場是否有所改變?國務院在答覆媒體詢問時,否認美國面對臺獨的態度出現變動,並說明只是「例行」更新事實清單,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
美國對臺海兩岸基本上採取「雙重威懾」的兩手策略,同時嚇阻中共武力犯臺及臺灣宣佈獨立。國務院的最新對臺政策清單明指,過去幾十年來,跨越不同政府,美國對臺灣的政策維持一致,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其中就有不支持臺灣走向獨立的意涵。另外,國務卿盧比歐日前與中共外長王毅通話時才表達美國不支持臺獨的立場。因此,任何美國放棄或改變「不支持臺獨」立場的解讀顯然有所偏失。
民進黨因「不支持臺獨」文字消失而雀躍不已,卻毫無警覺國務院官網新版其實暗藏玄機,新增加的「兩岸分歧以和平、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對賴政府是個嚴厲警訊。從就職演說到國慶日演說,賴清德必然強調的就是,堅持「臺灣的前途由2350萬人民共同決定」,以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這句新增的「兩岸人民都能接受」使賴清德的政治主張基礎爲之動搖。
美國優先 切莫誤判情勢
另一必須警惕的是,川普總統從競選以來,除覬覦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外,對臺灣就非常冷漠,幾乎沒有任何正面評論;學者專家也普遍認爲,川普對於防衛臺灣持懷疑態度,國務院卻在更新網站內容時觸動中共「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就充分反映出川普「交易式」外交本質。
「臺灣牌」對川普而言是一枚「低成本、高效益」的棋子,川普寄望挑撥北京最敏感的神經可在未來美中貿易戰、關稅戰、乃至地緣政治對抗中取得大陸的妥協與讓步。打臺灣牌「以臺製華」也是拜登政府的策略,但是爲了維持臺海的和平穩定,川普則是追求「美國優先」的最大利益。
從就職迄今,川普對臺灣政策一直保持模糊,賴政府無法掌握方向,又欠缺溝通管道,日前召開的國安高層會談提出增加國防預算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3%,以及「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都是無法有效化解川普壓力的空包彈;路透社17日獨家報導,臺灣正考慮向美國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的軍武,期盼贏得川普政府的支持,更像在付「保護費」頭期款。
面對空前嚴峻情勢,賴清德自詡「臺灣是棋手,不會是棋子」,但缺乏底氣,民進黨只能利用國務院官網玩文字遊戲,渾然不知隨時可能在美中談判中被交易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