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川普打壓哈佛 賴政府不敢吭聲(譚再利)
2025年4月12日,劍橋組織抗議活動中集會,抗議川普美國哈佛的政策資料照。(路透社)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昨報導,川普政府於週四(22日)取消了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對這所拒絕屈服於政府政策要求的精英大學進行了嚴厲懲罰。這是川普自上任以來,又一次採取打擊移民措施;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股歪風竟然會吹進全美首屈一指的哈佛大學。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哈佛大學不能再招收外國學生,現有的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分。」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已下令其所屬部門終止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計劃的認證;同時亦不排除對全美其他大學,同樣做出「禁收國際留學生」的政策。
國土安全部指出,對於哈佛的懲罰決定,其理由是該大學拒絕上個月國土安全部要求其提供外國學生的行爲記錄。同時白宮亦表示,「招收外國學生是一種特權,而不是權利」,並指責哈佛大學領導層「將他們曾經偉大的學府變成了反美、反猶太、支持恐怖主義煽動者的溫牀。」在發給CNN的聲明中,白宮發言人阿比蓋爾‧傑克遜表示,「哈佛一再未能採取行動,解決對美國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普遍問題,現在他們必須承擔其行爲的後果。」
據哈佛大學統計,在2024-25學年,共招收近6800名國際學生,佔其總招生人數的27%。上述驚人的消息傳出後,引起學術界和輿論譁然並紛紛表示,這項決定可能會影響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讓他們陷入焦慮和困惑。有教授警告指出,儘管哈佛正在與政府爭奪意識形態自主權,但大量外國學生的流失可能會抑制大學的學術實力。川普政府此一決定,系因哈佛大學和川普政府官員之間已經發生數月的衝突,川普政府要求哈佛大學改變校園規劃、政策、招募和招生,以根除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並消除所謂的「種族主義多元、公平和包容作法」。
爲了懲罰哈佛當局與川普政策的抗衡,川普政府不久前即已宣佈取消對哈佛大學26.5億美元(約新臺幣800億元)的聯邦資金補助款。雖然哈佛的財力極爲雄厚,又有來自各方的捐款,但爲因應財政上的壓力,該校校長艾倫‧加柏已決定自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上半年止,自願減薪25%;部分校內主管也將自願減薪,目前也有超過80位教授承諾捐出10%的年薪,表達對學校抗衡聯邦政府的決心。據報導,哈佛是數十所面臨川普政府類似要求的美國大學之一,其未來發展受到美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但迄今哈佛已成爲學術獨立性最堅定的捍衛者。
據報導,在哈佛有不少的臺灣留學生,同時組織有歷史悠久和十分活耀的「臺灣學生會」。該會每年都舉行各種活動,包括春酒、春季學術白話文、關於臺灣我想說論壇、送舊餐會、新生說明會、中秋慶典、運動會和舞會等等。針對川普政府對哈佛所下達的瘋狂命令,臺灣留學生當然會受到空前的影響。
雖然川普的商人個性經常顛三倒四、政策捉摸不定,可能會改變上述對哈佛大學下達的禁令;但對於川普目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離譜行徑,我外交部門應立即表達抗議併發出嚴正聲明。賴政府可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會發出「會持續觀察其後續影響」或「會對此一作法表示關切」等等不痛不癢、說了等於沒說的聲明;甚至是不聞不問、噤聲不語,繼續在美國霸權面前當小弟,搞「脫中入美」,唯以美國老大哥馬首是瞻,不敢對美國說一個「不」字,只會讓國人感到更不堪。
(作者爲大學退休英文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