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聲明後關稅調整如期落地,銀行又來一輪“搶出口”機遇?多地穩外貿舉措未放鬆

財聯社5月14日訊(記者 樑柯志)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日宣佈,自(5月14日)12時01分起,我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調整措施開始實施。

包括對原產美國的進口商品稅率由34%調整爲10%,在90天內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同時停止實施兩項加徵關稅措施。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着新一輪的90天“搶出口”業務機遇再度來臨。財聯社就此採訪多位外貿和銀行人士,多位銀行人士明確表示,搶出口帶來的業務流量確實值得關注。

受訪人士進一步表示,儘管關稅風波有所緩和,但當前政府部門和監管對穩外貿舉措的重視程度並未下降,相關舉措仍在穩步推進之中。

某股份行廣州分行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近期,廣東省有關部門已經召集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各方代表座談,傳達上級精神及探討如何應對中美關稅問題,相信後續會出臺必要的措施和政策來支持受影響企業渡過難關。

5月13日,某城商行總行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表示,近期未收到監管或有關部門對關稅戰的調研需求,“五一回來突然安靜下來”,但銀行業務部門對關稅戰的關注還在持續。

關稅警報暫時解除,穩外貿政策不放鬆

5月14日,某城商行廣州分行業務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關稅戰緩和是好事。現在經濟環境下,也會結合業務發展需要去調整一些政策,既要發展業務又要控風險。

該人士表示,4月份美國動輒高額的關稅讓出口企業,包括跨境電商人士認爲,向跨國型企業轉變是以後做美國歐盟市場的必然,即業務、生產和設計需要跨國配置,不能都聚焦在一個國家。

5月14日,深圳某貿易公司業務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5月12日關稅降溫措施宣佈之後,有部分廠家主動與美國買家聯繫,希望部分產品能重新啓動交易程序。

不過,該人士瞭解到,美國買家目前依然謹慎,此前已經下單到其他國家的訂單無法挽回,但會追加部分訂單給中國合作伙伴,且傾向於90天能發貨的產品。

誠通證券報告顯示,4月份受到關稅影響最大的手機、傢俱、家用電器出口分別下滑21.4%、7.8%和2.9%。

在地方銀行,5月14日,華南某城商行公司部負責人表示,4月初以來對外貿出口和跨境電商衝擊影響挺大,甚至有些停滯,政府和監管都出臺穩外貿政策措施。

該人士表示,穩外貿主要是流動性支持,銀行擔心主要是企業破產導致不良資產。但是該行在跨境客羣和業務體量相對較少,風控壓力影響不大。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紡織出口重地的浙江紹興地區,紹興銀行5月13日官微顯示,當日紹興商務局與人民銀行等部門在紹興銀行舉行現場會,紹興銀行正式發佈“紹興銀行金融助力穩外貿十二條舉措”,配備了百億元專項額度,重點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展,通過優化跨境金融服務、創新貿易融資產品、加速信貸審批流程、加大金融供給力度、強化匯率風險管理等一攬子政策。

下一步盯上搶出口業務

多位銀行人士都提到,在關稅戰反覆過程中,企業同時產生風險和需求。

前述城商行支行負責人表示,在企業出海的基礎上,銀行跟隨他們和服務他們,可以在外匯、結算、資產和財富顧問服務等方面有新的業務增量。

其次,搶出口帶來的業務流量也在銀行人士的關注之列。

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最近總行也要求比較同行更優惠費用和便捷效率去做,以跨境結算作爲涉外客戶的流量入口,伺機推動資產和負債業務。

數據顯示,在搶出口的效應下,4月份中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加20.8%,較3月份提高9.3個百分點,同時對加拿大出口同比增速超15%。

5月14日,深圳某大型貨代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表示,一季度以來,包括4月份,國內對東盟的貿易出口增長都維持在兩位數,說明“搶出口”、轉口貿易比較活躍。此次關稅戰雖然緩和,但是不排除有反覆,4月份啓動的關稅戰實際讓更多企業堅定走出去的決心,以分散關稅風險。

誠通證券報告認爲,新的協議意味着中美關稅基本恢復到3月份水平,搶出口動力依然存在,由於90天時間相對充裕,搶出口速度可能會放緩。5月份出口增速大概率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