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典第3輪會談「關稅休戰?」 陸學者分析解決三重點

▲中美經貿談判再度迎來關鍵節點。(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中美經貿雙方高層代表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高層經貿磋商。此次會談聚焦延長「關稅休戰」、稀土出口政策等核心議題。大陸學者也分析,關注雙方是否優先處理「關稅遺留」問題,尤其針對美方以「芬太尼貿易」爲由徵收的特別關稅,以及探索更大範圍的經貿合作機會。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7月23日宣佈,應中美雙方協商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斯德哥爾摩,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Jonathan Bessent)舉行第三輪經貿高層會談。美國方面,財政部長喬納森·貝森特(Jonathan Bessent)則確認,他將於28日至29日與中方代表進行磋商。

外界高度關注中美兩國將於本月底在瑞典舉行新一輪高層經貿磋商,會談主題涵蓋延長「關稅休戰」、稀土出口政策、市場準入與整體關稅結構等敏感議題,被視爲雙方化解矛盾、落實前兩輪會談成果的關鍵一步,也顯示雙方在全球經濟緊張局勢中仍尋求穩定與對話空間。

這將是繼5月在瑞士日內瓦、6月於英國倫敦舉行會談後,兩國今年以來第三次舉行面對面經貿會談,被視爲中美試圖穩定雙邊關係、避免衝突升級的重要舉措。

《環球時報》今報導引述貝森特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此次談判的核心目標是延長現有的「關稅休戰」協議,並在此基礎上擴大討論範圍。他指出,除了關稅議題,雙方還將就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外資市場準入問題及整體關稅水準進行深入交流。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法爾肯德(Elaine Falkend)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補充指出,談判將涉及更廣泛的結構性議題,意在爲兩國企業創造更公平、透明的貿易環境。

中國商務部則表示,雙方將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持續開展磋商」,以期在互信基礎上推進更多具體成果。

會談前夕,中方也釋放重要信號。7月22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佈,決定暫停對美國化工巨頭杜邦中國集團的反壟斷調查。該調查於2025年4月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後啓動,原因爲杜邦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彭博社》指出,中方此舉反映中美緊張關係有所緩解。該媒體同時報導,美方此前也撤銷了對輝達(NVIDIA)出口H20 AI晶片至中國的限制措施。上述互動,爲即將展開的新一輪經貿會談鋪平了外交道路。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認爲,此次會談重要的是延續前兩次會談的成果,把中美達成的協議框架進一步具體化,並爭取更多具體成果。「第一是關稅遺留的問題,特別是美方以芬太尼爲名目徵收的關稅得到解決;第二是中美兩國如何進一步開展經貿合作。」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鑑於此前兩輪會談取得了一定成果,外界期待雙方能在定於瑞典舉行的新一輪會談中達成進一步共識。「對話與接觸始終優於對抗,因爲這將有助於爲兩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營造一個更加可預測的環境。」

隨着第三輪會談即將啓動,外界將密切關注雙方是否能在取消部分懸而未決的懲罰性關稅、改善市場透明度與技術出口政策方面取得實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