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易談判王牌不只稀土 下個重磅武器:高端鋰電池
中國又出一張牌,將對美企造成重大影響。圖爲鋰電池示意圖。(新華社)
中國揮出收緊稀土出口管制重拳惹毛了美國總統川普,不過美媒分析,除了稀土,中國近日公告將自下月生效的高端鋰離子電池出口管控,也被視爲是打擊美國的又一張王牌。中國在電池行業居主導地位,而美國又對電池儲能需求激增,中國這項新制可能將對美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是貿易談判中至關重要的籌碼來源,也是維持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更是中國對付美國的一種「武器」。
中國宣佈自2025年11月8日起對部分鋰電池、關鍵正負極材料及其製造設備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據觀察者網引述彭博資訊10月11日發表評論文章中指出,中方措施覆蓋了電池供應鏈的廣泛領域,包括用於儲能的大型鋰離子電池,及正負極材料和電池製造設備,都是中國具有強大領先優勢的技術領域。
新規要求電池企業在出口產品前必須獲得中國商務部的許可證,這一制度使中國能夠有選擇地將出口當作一種「武器」,並可能對美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文章稱,中國此前把稀土當作一種與美國貿易博弈的工具,美國如今日益需要儲能設施來支持數據中心運行並穩定電網,對中國電池形成了嚴重依賴,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找到了另一個可利用的籌碼。
彭博新能源財經專注於貿易和供應鏈的分析師馬修·黑爾斯說:「雖然這不像中國其他出口管制措施那樣影響廣泛的行業,但中國在電池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意味着,他們可以施加很大壓力,美國企業很快就能感受到」。
據彭博最新數據,今年前7個月,中國電網規模的鋰離子電池約佔美國進口量的65%。分析人士稱,這類電池在中方最新管制中首當其衝。彭博新能源財經稱,未來10年,美國預計將新增多達136吉瓦的電池容量;黑爾斯表示,其中很大一部分供應將需要來自中國,且難被其他國家輕易取代。
近年,美國電池製造產能有所增長,但仍無法滿足國內對儲能的需求,這些工廠也將受到中國新限制措施的影響。彭博新能源財經稱,中國控制着全球約96%的負極材料產能和85%的正極材料產能。
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研究關鍵礦產和供應鏈的科裡·庫姆斯表示,中國把這些關鍵部件納入出口管制是一次「重大升級」,因爲中國以外的公司非常依賴它們。一些分析人士認爲,中國這項措施不僅是貿易談判中至關重要的籌碼來源,也是維持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