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對美稀土磁體6月出口飆升660% 外媒:貿易談判最強王牌
▲全球最大稀土磁體生產國中國對美6月出口量激增至352.8噸,較5月份增長660%。(圖/VCG)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稀土磁體出口近期大幅回溫,特別是對美出口量出現激增,顯示中美在稀土供應鏈上的互賴關係依舊緊密,大陸官媒也十分關注外媒報導。《環球時報》今(21)日特地引述多家外媒報導,2025年6月中國對美國的稀土磁體出口量飆升至352.8噸,是5月的七倍以上,增幅高達660%。此波出口回升,「被視爲美中近期貿易互動回暖後的一大指標以及談判王牌。
陸官媒《環球時報》今21日報導指出,6月份中國對美稀土磁體出口激增,引述《路透社》昨20日報導,中國6月對美國的稀土磁體出口量飆升至5月的7倍以上,表示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後,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所需關鍵礦產的出口急劇回升。
報導指出中國海關總署20日公佈的數據稱,全球最大稀土磁體生產國中國對美6月出口量激增至352.8噸,較5月份增長660%。
《環時》也引述《華爾街日報》20日也關注到這一數據情況,並稱中國在稀土供應方面的主導地位,已被證明是中美貿易談判中一張強有力的王牌。
報導提及,中國上月向全球出口了3188噸稀土磁體,較5月的1238噸增長157.5%,但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8.1%。分析師認爲,隨着更多出口商在6月獲得許可證,7月中國稀土磁體出貨量可能進一步增加。
稀土磁體是高性能電動馬達和風力發電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特別是在電動車與新能源領域。美國汽車業界對此依賴程度極高,包括特斯拉、福特、通用汽車等車廠,均大量使用以釹鐵硼爲主的稀土永磁材料,用於驅動馬達、電池模組與高效能傳感器。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美國本土雖具稀土資源,但礦石提煉與磁體制造仍高度依賴中國。2024年,美方試圖透過《通膨削減法案》(IRA)及《晶片與科學法案》,鼓勵國內建構稀土供應鏈,並扶持與澳洲、加拿大等盟友的合作。但短期內,對中國稀土磁體的依賴仍難以擺脫。
分析人士指出,6月出口大增與中國當局發放新一輪出口許可有關,也可能反映出部分美國進口商在預期市場需求擴張下提前備貨。另有觀點認爲,這或許是北京在中美恢復高層經貿對話後,對產業「鬆綁」的示意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中國官方近年強化對稀土產業的環境管制與出口審批機制,但仍在全球稀土磁體市場中掌握超過90%的產能。專家指出,稀土資源雖非「稀有」,但其提煉技術門檻高、環保要求嚴格,使得中國在加工能力上的優勢難以被短期取代。
隨着全球新能源汽車與綠能產業持續擴張,未來稀土供應將成爲大國競爭的重要關鍵。美國雖試圖打造「去中國化」供應鏈,但從當前進口數據來看,雙方在戰略礦產上的交織與博弈,仍將長期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