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談判新策略 北京只談不讓
中國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8月底赴美交流,《華爾街日報》報導,對於中美貿易談判,中方似乎正在採取一種新立場,即保持對話,但基本不讓步。(中新社)
中國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8月底赴美交流,《華爾街日報》報導,對於中美貿易談判,中方似乎正在採取一種新立場,即保持對話,但基本不讓步,這也間接導致雙方短期要達成貿易協議,顯然並不容易。「願意談判,但並未準備好達成貿易協議」,且戰且走的態度,成爲北京談判的新策略。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李成鋼此行並非應美國政府邀請。他並未與美國主要談判代表、貿易代表葛里爾會晤,而是改與財政部、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等副部級官員會面,並在會談中重申中方的一貫立場。
報導認爲,李成鋼訪美行意味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一項新指令,即在幾乎不讓步的情況下,尋求與川普政府接觸,中方正試圖以這種方式在大國競爭加劇之際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更重要的是形塑一種微妙的緩和氛圍,但這種局面不太可能很快促成一項貿易協議。
「會談沒什麼成效。」有知情人士直言,8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會談中,李成鋼重申中方的要求,即美國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並放寬對美國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但反過來,他幾乎沒有提出什麼實質性回報。
報導稱,現在美中在打擊芬太尼氾濫的問題上陷入僵局。上述知情人士稱,在美國政府取消爲懲罰中國在芬太尼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20%關稅之前,中方不會採取行動。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中國大幅增加美國大豆採購量的喊話,迄今沒有得到迴應。美國官員稱,在過去18個月裡,中國一直在蓄意削減自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具體做法包括吊銷肉類加工設施的許可證、從其他國家採購穀物以及在美國豐收季到來前建立庫存。
但報導也稱,中方主動接觸的另一個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在內部房地產市場崩潰和消費疲軟的背景下,中方談判代表的目標是防止川普政府提高對華關稅和收緊對華出口管制,這些措施若實施,可能加劇中國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