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結束南亞三國行:21世紀應當是亞洲、更是南亞加快發展振興的時代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程是頡】巴基斯坦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此次南亞行的最後一站。他21日在伊斯蘭堡會見記者時表示,此行先後訪問了印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深感南亞發展潛力巨大,後勁充足,21世紀應當是亞洲、更是南亞加快發展振興的時代了。王毅指出,印阿巴三國雖然國情不同,但都意識到發展是各國當務之急,是三國乃至地區各國的最大公約數。三國都願同中國這一最大鄰國加強睦鄰友好,深化交流合作,謀求互利共贏。
王毅強調,中國同南亞各國是天然的夥伴,合作空間廣闊。中印關係歷史悠久,雖經坎坷,但日益顯示出清晰的歷史邏輯。中巴友好歷經考驗,鐵桿成鋼,更加具有強勁的內生動力。中巴、中印以及中國同其他鄰國的關係都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
在會見記者前,王毅與巴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共同主持了第六次中巴外長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巴方把發展搞起來,讓國力強起來,從根本上增強應對內外挑戰的能力。雙方應攜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霸凌行徑。中方願同巴方一道,打造中巴經濟走廊2.0“升級版”,着力建設增長、民生、創新、綠色、開放“五大走廊”,聚焦產業、農業、礦業三大領域,建設好經營好瓜達爾港,保障喀喇崑崙公路通道暢通,推動中巴經濟走廊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達爾感謝中方長期以來對巴方予以堅定支持,表示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巴中外長進行戰略對話恰逢其時,是兩國鐵桿友誼的具體體現。巴中政治互信牢固,雙邊關係邁上新高度,成爲國家間關係的典範。對華友好是巴對外政策的基石,也是全國上下的共同認識。
彭博社21日提到,王毅訪問巴基斯坦正值巴美關係出現明顯改善之際。不過,報道強調,中巴數十年來保持傳統友好關係,目前巴基斯坦正尋求啓動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第二階段項目。報道稱,“中巴一致認爲,友誼對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有重要意義,對兩國發展更不可或缺”。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王毅此次訪巴不僅是一次例行外交活動,更是中巴“鐵桿”關係和“走親戚式”外交傳統的延續。中巴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在中國周邊外交和整體外交佈局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此次訪問也進一步彰顯了中巴關係的特殊性和緊密性。
在訪巴前,王毅20日出席了在喀布爾舉行的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長對話。王毅表示,中方願同阿方、巴方深化睦鄰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干涉本地區,堅決反對任何組織或個人在本國境內從事損害彼此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爲。王毅同時表示,三方要健全安全對話機制,深化執法安全合作,加強打擊跨國恐怖活動,在協商一致基礎上標本兼治剷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要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重視彼此合理安全關切,走出一條合作安全、共同安全之路。
巴基斯坦《黎明報》稱,達爾關注阿富汗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作出的努力,但巴阿兩國在反恐領域取得的進展仍低於預期。巴基斯坦《論壇快報》引述阿外長穆塔基的表述稱,阿富汗人民渴望和平與繁榮,阿富汗政府已將經濟作爲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希望各方以務實態度避免將經濟問題與其他爭端掛鉤。報道還稱,三方同意將中巴經濟走廊延伸至阿富汗。
“這是三國外長在12周內的第二次會面。”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自2021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以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關係一度因邊境襲擊問題惡化,但今年5月三國外長在北京會晤後,巴阿兩國關係出現明顯緩和。報道稱,中國正成爲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間的“和平斡旋者”。“對中國而言,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至關重要……沒有安全,就談不上發展與互聯互通。這正是中國努力將兩國重新拉到一起的原因。”
蘭州大學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喀布爾對話會的核心議題仍是推動區域合作與跨國合作。阿方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歡迎外資進入,尤其希望中巴經濟走廊能夠延伸至阿富汗。這既符合阿方增強自身“造血”能力的需求,也與中巴利益相契合。目前阿富汗局勢雖然總體改善,政治相對穩定,但吸引外資仍困難重重。中阿巴三方會晤不僅對阿富汗經濟有一定支持作用,也有助於促進巴基斯坦局勢的穩定,併爲地區合作釋放積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