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攤牌了:正在瘋狂造芯,7個月進口1855億芯片設備,創新紀錄
近日,海關發佈了最新貿易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7月間,中國一共進口了近260億美元(約合1855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設備,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而上一個最高紀錄是2021年1-7月份,當時是進口了238億美元,是歷史最高值,而這次打破了這個最高。
爲什麼要進口這麼多的芯片設備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正在瘋狂造芯,需要大量的半導體設備,所以不斷的從海外進口。
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這幾年中國芯片產業高速發展,威脅到了美國芯片霸主的地位,於是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不斷的打壓。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怎麼辦?當然,不是認慫,而是迎難而上,和美國硬碰硬,打破封鎖,提高自給率。
所以我們看到,這幾年國內的晶圓廠,是瘋狂造芯,芯片工廠一座又一座建立,產能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大家也都清楚,由於目前國內半導體設備確實在很多領域上還替代不了,所以只能從國外大量進口設備,這也就造成我們進口大增的原因。
之前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廠商的業績數據,其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ASML、應用材料、泛林、東京電子、科磊的報表。
我們可以看到,這5大廠商,上半年約43%左右的營收,是由中國市場貢獻的。
ASML連續兩個季度的營收中,中國均貢獻了49%。應用材料兩個季度的營收中,中國市場佔比分別是43%、32%。泛林兩個季度的營收中,中國大陸貢獻佔比分別是42%、39%。東京電子兩個季度的營收中,中國市場佔比是47.4%和49.9%。而科磊兩個季度的數據顯顯示,中國貢獻的佔比分別爲43%、44%。
很明顯,中國就是在大規模的進口芯片設備,然後用於國內大規模的建芯片廠。
中國就是希望提高芯片產能,多生產芯片,進行國產替代,減少對國外的依賴,特別是對美國的依賴,讓美國無法卡脖子。
但美國拿這也沒辦法,不可能全部禁了,只能對先進設備動手,成熟設備無法禁,一方面是美國日歐的這些設備廠商,靠中國市場吃飯。二是如果禁運,中國自己的頂上來,美國及盟友損失更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