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碳水的開發,還是太超前了

“把糯米包進包子?!”——當外地人第一次聽到這種吃法的時候,難免會感到震撼。

福州人雖憑着糯米包子一騎絕塵,卻並非唯一鍾情於碳水包碳水的地方:武漢人用油餅包燒賣帶來了三重碳水的滿足,陝西人的饃夾萬物展現了碳水無限可能,天津人的“麪條餡饅頭”更是開闢了清奇新賽道......這些層層疊疊的碳水組合,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常見、更豐富。

在這些美食背後,蘊藏着先人們對“吃飽吃好”的智慧和巧思。福州人用米齋祭祀祖先,潮州人過年過節必吃紅桃粿;青島的米兒餑餑、西安的油麪包子,則是當地人兒時最難忘的味道。每一層碳水的包裹,都承載着節慶的符號、家庭的記憶和手藝的傳承。

中式碳水世界,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也有觸動心絃的情懷。而對於食客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在放肆享受碳水的快樂時,收穫最極致的滿足。

策劃 | 摳摳鴨

設計 | 偉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