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子跳水,暴露多重隱憂

羊城晚報記者 龍希

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跳水世界盃溫莎站的比賽中,中國隊以8金3銀1銅的成績收官,憾失男子3米板金牌。上一站瓜達拉哈拉站,中國隊入賬7金4銀1銅,丟掉了男子雙人3米板和男子10米臺的金牌。連續兩站賽事,中國跳水隊在男子項目失守三金,於男子3米板、10米臺等傳統優勢項目上頻頻失誤。新奧運週期下的首項大賽,中國跳水隊就暴露出了多重隱憂。

“雙保險”不保險

本屆世界盃是中國跳水隊在洛杉磯奧運週期參加的第一項國際賽事,除了奪得金牌,考察新人、磨合陣容也是中國跳水隊的主要目的。

男子3米板,中國隊派出了奧運冠軍王宗源打頭陣,大賽經驗豐富的鄭九源緊隨其後。雙保險出戰,金牌本應十拿九穩,然而身經百戰的王宗源在溫莎站決賽中出現罕見連續失誤,前三跳動作均未達標,最終以421.55的總分排名第五,創下其職業生涯最差成績。

鄭九源雖然才21歲,但他從2022年開始征戰世錦賽、跳水世界盃,比賽經驗其實並不匱乏,可他在大賽中經常出現重大失誤,總是無緣領獎臺。

在王宗源失誤後,鄭九源並未讓中國隊吃下定心丸,第五輪結束後還排名第一的鄭九源在最後一輪又失誤了,只拿到48.75的低分,由此痛失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終僅得到一枚銅牌。事實上在上一站,鄭九源狀態低迷,連續“炸魚”,六跳竟然只有一跳在80分以上,最終排名第六。

溫莎站的失利不僅是近9年來中國隊在世界盃男子跳板項目的首次丟金,更折射出人才儲備的深層危機——在曹緣、謝思埸這一代老將之後,中國跳水隊始終未能培養出具備穩定性的新一代跳板強手。

新老交替面臨陣痛

巴黎奧運會後,中國跳水隊進入新週期,男子10米臺項目面臨重大人員調整。曹緣、楊昊等資深選手逐漸退出主力陣容。作爲新週期重點培養對象,19歲的朱子鋒和18歲的程子龍首次以主力身份參加國際大賽,承擔單人、雙人十米臺雙重任務,但兩位新星的國際首秀並不順利。

在瓜達拉哈拉站,朱子鋒、程子龍被墨西哥選手維拉爾-瓦爾迪茲以近80分的差距碾壓,後者以547.70的總分奪冠,展現壓倒性優勢。朱子鋒、程子龍分獲銀、銅牌。

轉戰溫莎站,程子龍上演逆襲戲碼,在前三輪總排名第五的艱難處境下,程子龍在後三輪奮起直追,每輪都拿到全場最高分,最終實現逆襲,成爲全場唯一一位超過500分大關的選手,以511.10的總分奪得冠軍,朱子鋒以499.40的總分獲得亞軍。

兩站賽事猶如過山車般的表現,既展現新生代選手的可塑性,也暴露出關鍵分處理能力與大賽經驗的嚴重不足。

組合磨合不佳

今年世界盃,中國隊推出胡宇康/鄭九源這對合作不到兩個月的年輕組合出戰男子雙人三米板。瓜達拉哈拉站兩人痛失金牌,獲得亞軍。溫莎站,胡宇康/鄭九源在第5跳出現明顯失誤僅得57分,幸運的是最終他倆以6分多的微弱優勢僥倖奪冠,不過388.05分的奪冠成績是多年來在國際賽場上少見的低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今男子3米板的整體水平一般,競技水準偏低。

從這兩站比賽的表現可以暴露出胡宇康/鄭九源默契方面的劣勢,賽後他們也承認兩人在配合默契度上還有欠缺。新組合雖依靠同步分勉強維持優勢,但動作容錯率低,微小失誤即可能葬送勝局。

在人才斷層、組合波動的雙重施壓下,國際對手也在快速崛起,以上種種因素都讓中國跳水隊男子項目的爭冠之路變得更加艱難。這三塊失去的金牌已爲中國跳水“夢之隊”敲響了警鐘。新奧運週期下該如何維持統治力,捍衛中國跳水的榮譽,“夢之隊”需要做出改變。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