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終迎退市 清盤案仍不明朗

沒有太多懸念,連續停牌18個月卻未能達成任意一項復牌指引的中國恆大(03333.HK)將在8月25日正式退市。中國恆大在港交所完成的最後一單股票交易成交價爲0.163港元/股,這家曾經價值超4144億港元房地產公司的最終市值鎖定在21.5億港元。

8月12日,中國恆大宣佈,公司股份上市的最後一天爲2025年8月22日,並將於8月25日上午九時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中國恆大已經在8月8日收到港交所的作出這一決定的信函。

對此,中國恆大表示,公司無意就上市委員會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決定申請複覈。中國恆大方面進一步提示稱,最後上市日期後,儘管股份的股票仍然有效,但股份將不會在港交所上市及不可於港交所買賣。此後公司將不再受上市規則監管。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港交所可將已連續停牌18個月的證券除牌。中國恆大的連續停牌自2024年1月29日上午10時18分起,至2025年7月28日已滿18個月。在最後一個交易日,中國恆大開盤一個小時內放量成交近1000萬港元,以近21%的跌幅緊急停牌。至停牌公司股價鎖定在0.163港元/股,最終市值22億港元。

中國恆大不能復牌的原因,是因爲未能完成港交所提供的復牌指引,從結果來看,中國恆大未能完成六項指引中的任何一項。具體來看,其復牌指引包括:針對公司的清盤令已被撤回或被解除;刊發所有尚未刊發之財務業績,並處理任何審覈修訂;就公司管理層的誠信、能力及/或品格證明並無合理監管疑慮。

2024年1月29日,那一日之後18個月的連續停牌導致中國恆大退市,但是同日啓動的中國恆大清盤工作仍將持續。

截至目前,清盤人杜艾迪及黃詠詩直言,中國恆大清盤案的價值(包括資產與負債)仍極不明朗,以致目前無法就債款攤還預期提供任何指引。

對於清盤的首要工作是整體重組,清盤人表示,中國恆大的整體重組尚無明確可行路徑。前期的財務數據曝光,中國恆大的負債總額達到2.44萬億元。“在現階段,清盤人認爲本集團難以實現整體重組。”清盤人表示,“但清盤人仍將持續探討潛在可能性。與此同時,清盤人將繼續專注於資產變現、調查破產原因以及可能由此產生的法律訴訟。”

目前,清盤人已掌控中國恆大逾100家公司,直接管控的實體的資產價值總額約爲270億港元,但無法估計最終可變現的金額。迄今爲止,清盤人實現資產變現的金額共爲約20億港元(2.55億美元),但其中僅有1.67億美元已回籠。

此外,清盤人還正在展開多項法律訴訟。其中最爲矚目的案件是在去年清盤人宣佈,正在對包括許家印在內的7個被告追索此前支付的約60億美元股息和酬金。

中國恆大自2009年11月上市,在2017年10月市值達到歷史最高的4144億港元,也助力許家印首次成爲中國首富。在2020年,中國恆大以5600億元人民幣的營業收入創下公司歷史最高紀錄。然而這一財務數據最後被證明是通過提前確認收入的手法造假達成——證監會查明,恆大地產在2019年至2020年虛增收入超過5641億元人民幣。

應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出險房企債務重組進度加快,僅7月即有時代中國、世茂集團境外債重組方案獲批,龍光21筆境內債重組議案通過,遠洋公佈境內債重組方案。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十多家房企債務重組方案獲批,涉及債務總額約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