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中國恆大8月25日退市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8月12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中國恆大的上市地位,公司無意申請複覈除牌決定。中國恆大將於8月25日上午九時起取消上市地位。

2009年11月,中國恆大敲響港交所銅鑼。公司持續以“高負債、高週轉”模式一路高歌猛進,但背後的爭議始終不斷。2021年,中國恆大流動性問題爆發,公司股價一路走跌。中國恆大股票曾在2023年8月復牌,但似乎只是“迴光返照”。復牌後,中國恆大股價一瀉千里,截至2024年1月29日停牌時,股價僅爲0.163港元/股,總市值約21.52億港元。

對此,記者採訪了熟悉香港上市規則的業內人士,相關人士認爲中國恆大被除牌退市的“靴子”落地,可以說是一個“符合預期”的結果。在香港股票市場,長時間停牌的股票將面臨退市的風險。根據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中“快速除牌”機制規定,若主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香港聯交所可取消有關公司的上市地位。上市公司須在停牌後18個月內滿足復牌指引要求,方可向香港聯交所申請恢復股票交易。中國恆大自2024年1月29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起停牌,復牌期限已於2025年7月28日屆滿,由於無法滿足復牌指引要求的條件,最終被除牌無可避免。

對於清盤進展情況,在中國恆大取消上市地位前,清盤人擬向公司的持有者提供一份報告,概述公司在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間的清盤進度。回顧恆大的清盤歷程,香港高等法院在去年1月頒佈命令清盤,並委任了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的Edward Simon Middleton(杜艾迪)及黃詠詩爲中國恆大的共同及各別清盤人。隨後,中國恆大多家子公司也陸續收到清盤令,如間接附屬公司天基控股有限公司、直接附屬公司CEG Holdings (BVI) Limited。

此前,中國恆大在季度更新公告中表示,考慮到公司的債務水平以及集團業務和營運所面臨的挑戰,在公司缺乏重大新投資的情況下,清盤人目前尚未覓得可促成公司滿足復牌指引並恢復股份買賣的重組方案。有業內人士認爲,除牌不影響中國恆大清盤程序的正常進行,清盤人將繼續履職。此外,中國恆大除牌不直接影響地產公司運營,公司應該一如既往地做好“保交樓”工作。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未來將是大浪淘沙的過程,穩健經營、長期經營、財務健康的企業將會保留下來,這也是房地產行業新發展模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