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將被香港聯交所除牌退市,專家稱符合市場預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程雪溶 廣州報道
8月12日,中國恆大(HK.03333)(清盤中)發佈公告稱,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中國恆大的上市地位,中國恆大無意申請複覈除牌決定。這意味着,中國恆大即將在2025年8月25日被香港聯交所除牌退市。中國恆大除牌退市可能產生哪些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企業相關負責人。
除牌普遍有預期,是市場優勝劣汰必然結果
“靴子終將落地,對於中國恆大被除牌退市,市場上普遍具有心理預期,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結果。”一位熟悉香港上市規則的業內專家介紹說,根據香港《上市規則》中“快速除牌”機制規定,若主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香港聯交所可取消有關公司的上市地位。上市公司須在停牌後18個月內滿足復牌指引要求,方可向香港聯交所申請恢復股票交易。中國恆大自2024年1月29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起停牌,復牌期限已於2025年7月28日屆滿,由於無法滿足復牌指引要求的條件,最終被除牌無可避免。
上述專家分析指出,可以看到,這些年香港資本市場正呈現加速新陳代謝的特徵,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5年6月底,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強制除牌的數量累計達167家,其中2022年至2024年平均每年有30多家,今年上半年有10家。將一些不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及時清理出市場,有利於港股市場的健康發展。
公司仍處於清盤程序中,退市不影響債權人主張權利
一位熟悉香港清盤業務的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被除牌僅代表中國恆大(HK.03333)不再是香港上市公司,不會直接影響恆大汽車(HK.00708)、恆大物業(HK.06666)的上市地位和恆大物業的正常運營,在法律層面上亦不影響中國恆大境內外債權人行使權利。此外,除牌不影響中國恆大清盤程序的正常進行,清盤人將繼續履職,中國恆大的境內外債權人仍可向清盤人瞭解清盤程序進展、申報債權、主張自身合法權利。
根據公告,中國恆大(HK.03333)股票繼續停牌,直至取消上市地位。對此,一位熟悉香港資本市場投資的專業人士分析認爲,中國恆大(HK.03333)股票於2022年3月停牌,後於2023年8月復牌,又於2024年1月29日被頒令清盤後停牌,復牌期間給了公衆股東較長時間窗口進行交易離場。中國恆大曆經8次清盤聆訊,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清盤已超過一年半,根據此前公告,清盤人目前尚未覓得可促成公司滿足復牌指引並恢復股份買賣的重組方案,已無重組可能,股票已無價值。
除牌不影響“保交樓”收尾,部分公司已陸續進入破產程序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恆大除牌退市不直接影響地產公司運營,目前全國範圍內大部分房屋已實現交付,公司將一如既往、有始有終地做好“保交樓”收尾工作。
一位深耕破產領域多年的法律專家則指出,根據目前公開信息,恆大地產的控股平臺凱隆置業和一些資不抵債的項目公司已陸續進入破產程序,這實際上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在法律程序中依法清理債權債務是最終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