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能研究突破 首度實現燃料從鈾改「釷」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圖/翻攝新華社)
文/香港01
新華社等近日報道,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牽頭自主建成的2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首次實現釷鈾核燃料轉換,成爲目前全球唯一運行並實現釷燃料入堆的熔鹽堆。
該核能系統不僅初步證明熔鹽堆核能系統利用釷資源的技術可行性,其具有無水冷卻的優點更可擺脫傳統核電只能選址海邊的束縛,並有望打破核電對鈾燃料的依賴。
報道指,釷是放射性較弱的銀色金屬,天然存在於岩石中。釷基熔鹽堆是以釷爲燃料,以高溫熔鹽作冷卻劑的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具無水冷卻、常壓工作和高溫輸出等優點。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專家表示,釷基熔鹽堆與目前普遍使用的壓水堆不同,採用高溫液態熔鹽作爲冷卻劑,無需巨大壓力容器,也不用大量水冷卻。就像把「核燃料」放在「高溫的鹽」裡流動發電,安全又高效。
據瞭解,如果中國全部電力用釷資源供應,可以供全國用上千年,不僅確保能源安全,更確保中國能源獨立,是核能科技重大新突破。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