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銷售下滑、房價連跌3年 財經媒體:市場陷入惡性循環
▲中國房市土地冷清、房價也在跌,一線城市救市效果有限。(示意圖/路透)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仍陷低迷,不僅開發投資減少,商品房的銷售面積與金額也同步下滑,跌幅均創下近年新高。業界分析指出,房地產調整態勢短期內恐難逆轉。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爲人民幣6兆7706億元(約新臺幣29兆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3.9%;其中住宅投資爲5兆2046億元,下降12.9%。
財經媒體《城市財經》21日於微信公衆號發文指出,這波房地產投資的萎縮幅度,是自2021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自2022年4月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已持續呈現負成長,且從2025年4月開始,跌勢再次進入兩位數下跌階段,顯示市場回暖無望。
除了投資低迷外,土地市場也顯示寒意。中國財政部資料指出,2024年全年的土地出讓收入爲4兆8699億元,較2021年高峰期銳減44%;而今年前3季僅收2兆2302億元,進一步下探。
在銷售方面,1至9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5.5%,住宅部分下跌5.6%;銷售總額則達6兆3040億元,年減7.9%,其中住宅銷售金額下降7.6%。
《城市財經》指出,自2021年以來,無論是銷售面積還是金額,皆未曾恢復成長。去年跌幅雖一度縮小,但今年4月出現轉折,跌勢重新擴大,兩項數據皆創下今年最大降幅。
報導同時提到,9月出現今年以來首度「70個城市中古屋價格全線下跌」的情況,顯示市場壓力持續增加。雖然自8月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繼推出救市措施,但截至目前效果有限,一線城市房價仍走跌。
《城市財經》21日的文章分析,第4季即使再推出新一輪政策,也難以扭轉房地產持續調整的趨勢。中國房價已連跌超過三年,而居民收入也同步縮水,投資與購屋信心下滑,使市場陷入惡性循環。
文章最後指出,「當房價下調的同時,民衆的收入也在下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即使有資金者也趨於觀望,導致房地產市場持續陷於低谷,短期內恐難見止跌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