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進入「初跌段」?李同榮預測2027年將迎多頭循環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左)15日應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邀請,以「2026房市短中長期走勢大預測」爲題演講。圖/曾麗芳

臺灣房市低迷氛圍持續蔓延。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今(15)日下午應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大師講座邀請,以「2026房市短中長期走勢大預測」爲題演講時直言,臺灣房市已正式進入「初跌段」,現象與2016年極爲類似,市場出現「殺價取量」的下修跡象!他預測,2026年第一季將進入「主跌段」,房價跌幅恐擴大,但循環將於2026年底結束,2027年有望開啓下一波多頭行情。

李同榮指出,這波房市修正從2024年中開始醞釀,目前成屋價格平均修正約5%,南部城市如臺南、高雄跌幅更達8%至9%,預售市場撐價空間明顯收斂。他研判,「殺價取量就是交易量谷底的訊號,正如同2016年反轉的前兆」,部分區段預料將出現2成左右的跌幅。

針對行政院近期拍板將「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排除於《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之外,市場普遍解讀爲鬆綁限貸、替房市注入資金動能。然而,李同榮卻潑冷水說:「這次不但開了水龍頭,還直接從水庫拉水管送水,但如果央行不鬆綁不動產集中度限制,終究只是象徵性放水。」

李同榮批評,央行長期居於打房政策前鋒角色,導致2020年底以來連續5年緊縮政策,創下史上最長打房期。「炒房是結果,不是原因,有價差纔會有投機,問題不在房價高低,而是政策誤殺換屋族、自住需求被壓制,央行應該鬆綁第二戶房貸!」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則憂心,去年實施的第七波限貸令已成爲房市下行最大風險。他直言,限貸令溯及既往,造成大量尚未交屋的購屋族求貸困難、資金斷鏈,導致建築業陷入史上最嚴峻的交屋潮與信貸緊縮的正面衝突。

楊志鵬進一步指出,建商爲維持成交,不得不以送裝潢、家電等方式變相降價,以維護實價登錄數字,但成交量依舊急凍,「若限貸令不撤回,房價恐出現崩跌式修正,甚至引爆臺版次貸風暴!」

楊志鵬透露,今(15)日已第三度致函總統賴清德,強烈呼籲立即取消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停建社會住宅,以及取消央行對建地取得18個月限期開發的政策。他批評,央行規定建地開發18個月內必須動工,形同「逼案上場」,迫使建商硬着頭皮開工,導致建照數量創新高,反而與抑制房價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

李同榮最後表示,這波房市下修並非單純市場自然循環,而是「政策錯位」與「循環修正」的雙重交錯,他直言:「打房不是打交易量,房價就算不打也會自然下修。2023年底房價已觸及天花板,市場上氣接不到下氣,若政策不再亂動,緩跌兩年後自然落底。」他預測,房市將於2026年第一季進入主跌段,2026年底觸底,並於2027年迎來新一輪多頭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