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簽自貿區3.0 涵蓋數位、綠色經濟等領域

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左)與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兼東協經濟部長主席扎夫魯(右),28日簽定中國-東協自貿區3.0升級版議定書。 取自路透

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昨(28)日在吉隆坡簽署,涵蓋數位經濟、綠色經濟等九個領域,在中美博弈地緣政治背景下,除對外釋出開放訊號外,3.0版議定書體現大陸官方重視標準對接、新興領域合作的多邊關係,體現從傳統關稅讓利往「規則共建」發展的新思維。

3.0版升級議定書共涵蓋數位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等九個領域。其中,數位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爲新增的五個領域。

綜合人民網、新華社等陸媒報導,大陸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院副教授何敏分析指出,3.0升級版議定書將推動自貿區合作從「要素流動型開放」邁向「制度型開放」新階段。

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

換言之,相較過往聚焦削減關稅與擴大市場準入,3.0版升級議定書標誌雙方合作進入制度化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議定書達成多個「首次」。比如在競爭和消費者保護領域,雙方「首次」在自貿協定中建立了全面涵蓋企業和消費者的自貿區競爭規則的系統性框架;在標準制定上,雙方「首次」明確在制定自身標準時可考慮參考對方標準,鼓勵承認彼此合格評定結果,聯合制定合格評定程序,並優先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等領域標準合作;在綠色經濟上,「首次」對綠色經濟、新能源、清潔能源、可持續金融、綠色技能等作出明確定義。

據瞭解,3.0版升級談判於2022年11月啓動,2024年10月實質性結束。2024年中國大陸與東協雙方貿易額達9,823億美元,比2002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之初增長17倍。目前中國大陸已連續16年爲東協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協則連續五年成爲中國大陸第一大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