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拚年底籤CAFTA 3.0

圖/新華社

中國-東協自貿區(CAFTA)版本升級歷程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的對等關稅掀起全球貿易戰,卻加速全球區域各經濟體的整合。中國商務部21日表示,中國與東協完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AFTA)3.0版談判,新版本涵蓋數位經濟、綠色經濟與供應鏈等領域,雙方力拚今年底前簽署。此舉顯示中國與其第一大貿易伙伴經貿關係日益深化。

綜合外媒21日報導,中國商務部聲明指出,中國與東協的經濟與貿易部長20日透過視訊方式召開特別磋商會議,並在會中共同宣佈CAFTA 3.0版的談判全面完成。3.0版的談判始於2022年11月,歷經近兩年、共9輪正式談判後,雙方於2024年10月實質完成談判內容,並推動今年底前正式簽署CAFTA 3.0版升級議定書。

中國商務部表示,CAFTA 3.0版新增九大章節,涵蓋數位經濟、綠色經濟與供應鏈互聯互通等領域,大幅促進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將有力推進「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建構。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視訊會議上,不點名的批評個別經濟體濫施所謂「對等關稅」,破壞國際貿易體系,強調「中方願與東協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報導稱,自美國宣佈對等關稅以來,中國更加積極拉攏東協國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強化外交與經貿關係,並呼籲東協國家團結一致,對抗美國的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

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與東協貿易總額達人民幣(下同)4.74兆元,超過中國與歐盟的4.5兆元,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其因素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談判也於同年完成,預期強化區域貿易關係。

另外,東協與中國供應鏈深度整合,尤其是越南、馬來西亞與泰國。新冠疫情影響歐美需求與物流,使東南亞成爲替代選項;製造業轉移至東南亞,促進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

另據中國海關總署指出,2024年,中國與東協的雙邊貿易額約7兆元,佔中國全年進出口總值16%,年增9%。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與東協的雙邊貿易額爲1.71兆元,年增7.1%,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6.6%,東協繼續穩居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