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普發1萬拖半年?民進黨比川普關稅還誇張
行政院拍板普發現金1萬元,但財政部官表示有很多執行細節還要處理,前次普發也有6個月時間,10月要普發1萬元有窒礙難行的地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宣佈將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其中包括普發現金1萬元,但有財政部官員表示作業需半年,引起藍委王鴻薇不滿,反問官員「你的薪水是不是要半年再發?」;普發現金已吵了半年,主計總長陳淑姿之前也說作業時間只要3個月,怎麼一夕之間變成半年?民進黨到底有沒有誠意還稅於民,這下國人都可以得很清楚。
今年初政府公佈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再創新高,朝野即針對政府是否應還稅於民、普發現金展開攻防。3月立法院召開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針對政府是否應普發現金進行討論,當時主計總長陳淑姿答覆藍委賴士葆詢問時表示,若立法院5月通過特別條例,行政作業時間約需3個月,最快8月可發放現金。當時賴嫌不夠快,表示時間應再縮短。
陳淑姿在5個月前說普發現金作業時程只要3個月,外界不解的是,爲何到了8月說要普發現金,財政部官員卻說要增加一倍時間作業?依財政部的說法,國人恐怕要等到明年農曆春節前後才能拿到這筆錢。但是,美國對等關稅也只不過暫緩90天就上路,民進黨政府要普發現金1萬元竟要半年,會不會太誇張?
財政部官員解釋普發現金無法在10月底以前執行完成,理由是有很多執行細節還要處理,前次普發也有6個月時間,「初步看來確實是有窒礙難行的地方」。
稍微回顧一下2023年普發6千元的時序,立法院是當年3月24日三讀通過疫後特別預算,歲出所需財源原列3800億元,減列1億2000萬元,改列爲3798億8000萬元,通過的特別預算數中包括執行普發現金每人6千元所需經費。財政部立即作業,第一批民衆4月6日就入帳,前後不過兩個星期的時間。
換句話說,這次普發現金並非頭一遭,財政部長也還是莊翠雲,同一套作業,發放對象也是全民,只是金額不同,爲何作業執行時間要拉長到半年不可?到底財政部官員口中的「窒礙難行」是在什麼地方?
陳淑姿之前說普發現金作業時間約3個月,不知道有沒有先問過財政部,但是財政部長莊翠雲之所以留任,根據行政院長卓榮泰當時說法就是她能夠俐落處理各項爭議,其中最重要的是2023年帶領財政部完成普發現金工作。如果兩年前莊翠雲辦理普發現金表現出色,爲何這次要普發1萬元就顯得困難重重?莊翠雲要不要出來說明一下?
正如藍委王鴻薇所言,美國20%關稅已實施,對於產業衝擊是現在進行式,總統府既已公告立法院所通過的版本,就是沒有排富,每人1萬元,不會比兩年前每人普發6千元複雜,真不知財政部官員所謂的「窒礙難行」的地方在那裡?如果莊翠雲不會做、陳淑姿不會做,還真是乾脆換人好了。
今天有綠委吵嚷,認爲立法院通過的特別條例要求普發現金是違憲,行政院該主動出擊提出修正版本;行政院之前拍板普發現金,也附但書說會適時提出釋憲,國人腦中不免浮現行政院「一手發錢、一手釋憲」的矛盾畫面,難道行政院在盤算如何收回人民口袋裡的1萬元?說到底,財政部玩的只是緩兵之計,這個政府還真是錯亂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