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線型貨櫃船超缺、36歲還在跑 陽明有16艘要汰舊換新

▲陽明海運有16艘支線船需要汰舊換新。(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業界龍頭地中海航運(MSC)有1艘船齡高達36歲,超齡使用逾10年的貨櫃船,今年還在跑印度航線,消息傳出業界震驚,也凸顯貨櫃船運市場支線船的嚴重不足現象。陽明海運目前有16艘1500-1800箱支線貨櫃船,船齡已陸續達到18年,需要儘早下單造船,進行汰舊更新,陽明董事長蔡豐明表示,公司將先訂造總計6.5萬箱(20呎櫃)的支線船。

業界指出,老齡化支線型貨櫃箱船正被大量「壓榨」使用,背後折射的是全球支線船舶供應的嚴重緊張。信德海事網指出,地中海航運的「MSC Sabrina III」建造於1989年,目前已經36歲船齡,1998年MSC購自韓進海運,是可裝載3074箱的貨櫃箱。

據粗略統計,MSC自2020年8月以來,已經收購了超過450艘二手船,其中大多爲1000-5000箱之間的中小型船舶。其中很多船舶在購買的時船齡已超過了20歲,其中一個核心原因在於可替代的新船實在太少了。

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中,全球3000箱以下的支線型貨櫃船共3910艘,而其中26%的船齡已超過20年,但同期在建訂單僅有207艘,訂單佔比不足5%,顯示當前支線船市場正面臨一場「更新危機」。

Alphaliner分析師Jan Tiedemann指出,MSC對這些老船也並非放任使用,許多船都進行了發動機降功率調節、塗矽膠塗料、安裝風擋、甚至加裝脫硫塔等技術升級,使其具備了繼續服役的可能性。

英國知名航運諮詢機構MSI(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支線船建造熱潮正在加速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增支線型箱船訂單高達90艘,是去年同期的數倍,創下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新高,本季度還有約40艘支線船的訂單正在醞釀。

MSI特別指出,60%的支線船隊船齡超過20年,而MSC和CMA CGM也正考慮發起全面的支線船更新計劃。班輪公司已成爲當前支線船建造主力,約佔新訂單的48%,這也導致市場上可供租賃的船舶更加稀缺。

根據MB Shipbrokers 2025年6月最後一週的市場週報顯示,中國船廠正成爲支線船建造的主要承接地,目前所有1700–4300箱船型的2027年建造船位幾乎全部排滿,2028年中以前的建造名額也基本被鎖定,買家爲鎖定艙位,普遍接受將2028年交付的新船按2027年的價格下單,與此同時,二手船交易亦十分活躍,但可用船源極度短缺。

業界評析,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與綠色航運轉型的大趨勢下,支線船已不再只是戰術工具,而是未來航運生態的「基礎設施」。誰能掌握這條賽道的節奏,誰就有機會搶佔區域航運的新高地。

業界高階指出,一般貨櫃船船齡超過20年就會準備汰換,以目前兩岸情勢,陽明船隻不會在中國大陸建造,而支線船絕大多數都是由大陸造船廠承造,國內臺船塢位有限,如果要在日本、韓國建造,交船期估計都在2028年以後,船價也會高許多。

陽明方面則表示,船型、艘數、建造時間,需視內部評估規劃、作業程序、國際經濟情勢、船廠塢檔等各項因素綜合考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