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創新高後牛市開啓?A股後市如何佈局?機構這樣看
8月18日,滬指成功站上3700點,盤中突破2021年2月曾觸及的3731.69點的高點,刷新近十年來新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盤中均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點。北證50大漲6.79%,創歷史新高。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2.76萬億,成交額再創年內新高。
如何看待本輪行情?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后,牛市開啓?指數創新高後,後市如何佈局?來看看機構最新觀點。
如何看待本輪行情?
銀河證券指出,近期一系列市場表現釋放出積極信號,市場量能邁上新臺階。兩融餘額持續增長,自2015年以來重返2萬億元大關,在反映投資者積極情緒的同時,也是A股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體現。隨着市場風險偏好回暖帶動賺錢效應擴散,資金面流入成爲行情向上的重要推動力量。
興業證券指出,本輪市場的上漲並不在於宏觀經濟預期的上修,背後更重要的是政策託底下,新動能的持續顯現,帶動市場信心活化、增量資金入市不斷形成合力。市場調整更多在於連續上漲之後,市場需要一個階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國內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個契機。整體而言,支撐此前市場上漲的三個核心邏輯:政策底線思維、新動能亮點涌現、增量資金入市,均未出現任何變化。
中信建投指出,本輪慢牛行情始於6月23日,共有4個特徵:(1)結構性景氣是當下市場的主要推力;(2)內外部不確定性限制短期資金的快速涌入;(3)市場做多方向明確但節奏穩健;(4)上半周強於下半周。目前投資者情緒上升較快,注意市場後續過熱可能。
指數創新高後怎麼走?
國泰海通認爲,展望後市,繼續看升中國股市前景,A股股指還有新高。一直以來,市場認爲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業績、無風險利率、風險偏好等。事實上非常容易被忽視,但絕不能忽視的是制度變化,這個因素在中國市場比其他市場更重要,在特定時期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今,“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改變的不僅僅是制度,還有社會各界對中國資產的價值觀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風險評價。由此,中國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
中信建投認爲,後續A股市場走勢或將延續中期慢牛格局。外部條件無顯著利空,關稅博弈及地緣衝突出現部分緩和,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市場情緒方面,儘管情緒指標顯示局部過熱但尚未達到顯著全面過熱,市場仍然保持進三退二的特點。總體來看,市場目前還達不到看空的條件,行情後續有2個演化的可能:一是市場回調整固,放慢上漲節奏,市場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續;二是市場加速趕頂,可能因爲交易過熱或交易結構惡化出現大幅回調,導致本輪慢牛行情結束。
後市如何佈局?
財通證券指出,當前行情呈現結構性慢牛特徵,投資應聚焦科技成長(AI算力、機器人、創新藥)與金融板塊(券商、保險),同時關注週期行業產能出清帶來的紅利資產機會。需警惕板塊分化風險,避免追漲殺跌,嚴控槓桿並利用回調佈局核心資產,以把握慢牛紅利。
華安證券指出,未來可把握三條投資主線,第一條主線是強者恆強的高彈性成長科技,主要包括AI、算力、機器人、軍工等;第二條主線是景氣硬支撐或業績超預期的領域,主要包括稀土永磁、貴金屬、工程機械、摩托車、農化製品等;第三條主線是政治局會議結構性政策超預期的服務消費,房地產也有望延續估值修復機會。
銀河證券建議重點關注以下領域:(1)科技成長板塊。AI技術革命與新興產業趨勢催化下,成長板塊有望展現出較高景氣度。(2)反內卷概念。投資者聚焦中長期視角下供需格局改善與行業盈利修復,反內卷概念仍將是貫穿市場行情的主題。(3)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中長期配置邏輯依然清晰,建議關注調整後的配置機會。(4)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費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