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體打開自主智能新天地 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共繪數字中國新篇章

智能體打開自主智能新天地

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共繪數字中國新篇章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實習記者 徐雅臣

參展企業與機構近兩百家,涉及科技、通信、安全等多領域;線下參會觀衆累計近2萬人次,線上觀看人數累計超380萬人次;大會期間共舉辦活動33場,包括20場論壇會議、2場閉門研討、5大類展覽及6項特色活動,呈現報告16個……

近日,爲期3天的2025(第24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彰顯出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的活力,也見證着中國互聯網大會作爲行業盛會強大的吸引力與引領力。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網絡設施量質齊升,網民規模穩步增長,行業應用縱深拓展,在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創新引領和融合帶動作用日益顯著。”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尚冰在大會致辭中表示,推動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牢牢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產業升級中的戰略支撐作用,把“創新變量”轉化爲“發展增量”。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79.7%,網民規模超過11億,多項發展指標全球領先。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和千兆光網,累計建成5G基站448.6萬個,5G用戶普及率達78%,千兆用戶超2億。網絡產業加快向平臺支撐、生態繁榮演進升級,互聯網已進入智能體時代。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戴煒表示,數據要素作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引擎,可以驅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轉型升級。

“智能體是大模型進化的新階段,大模型扮演着大腦的角色,而智能體則扮演身體、手和腳的角色,中國市場具有豐富的智能體應用場景。”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說。

據悉,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向學習、創作、社交等場景滲透。AI反詐助手是警惕的“守門人”,主動攔截不明鏈接與二維碼,用精準預警築牢資金安全防線;足球機器人是靈活的“運動員”,憑藉陀螺儀自平衡技術在賽場馳騁,以激烈對抗測試性能極限;人工智能物聯網開發平臺是智慧的“教學師”,集成多元功能模塊模擬應用場景,讓知識學習變得直觀可觸……本屆互聯網大會現場,各種互聯網+人工智能最新技術應用紛紛亮相,高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如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原理事長鄔賀銓所說:“智能體作爲互聯網演進的核心標誌,正深刻重塑科研、生產與生活的底層邏輯,在互聯網發展的下一程,智能體將佔有重要一席。”

大會閉幕式上,一系列前瞻性成果相繼發佈。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裴瑋發佈《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全面回顧了2024年我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數實融合、網絡治理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要進展。同時,還發布了即將召開的2025“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大會相關內容,旨在攜手各方推進跨行業跨領域合作,助力產業生態構建,促進人工智能應用落地,賦能千行百業。

“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過去一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數字中國建設的展望。”中國互聯網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大會將繼續以前沿視角洞察產業趨勢,以開放精神匯聚行業智慧,爲推動我國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持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