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我國已初步構建公共數據開放利用的創新應用生態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智能互聯網藍皮書《中國智能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今日在上海正式發佈。其中,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副主任孟天廣,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張雅雯、門鈺璐、徐愷嶽撰寫的《我國公共數據應用現狀及前景展望》一文指出,作爲數字社會不可分割的重要公共資產,公共數據具有規模體量大、數據質量好、價值潛能大、帶動作用強的特點,如何最大限度地開放共享、合理利用公共數據,滿足公衆對公共數據的需求、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是公共部門乃至全社會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文章指出,現階段,我國已初步形成公共數據應用的基本架構,包括內部應用、外部直接應用、外部間接應用等多個應用類別,覆蓋了公共數據共享、開放、授權運營等開發利用活動,形成了公共數據開放利用的創新應用生態。
文章認爲,隨着公共數據應用架構的逐步完善與各地應用實踐的不斷開展,我國公共數據應用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現階段我國公共數據應用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在數據共享迴流、數據生態機制完善等方面仍有待加強。目前,數據匯聚共享困難、數據供給部門缺乏提供數據的動力等問題仍是各地普遍面臨的難題。現行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踐則呈現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培育不足,數據要素全流程協同效率降低以及應用場景開發主體生態單一化,未能形成多元主體協同創新格局等兩方面問題。
文章建議,未來需要基於數字治理生態理論的指導,構建公共數據應用的生態系統,明晰各方主體的生態角色與行動網絡,促進數據共享與迴流的生態保障機制建設,持續完善公共數據開發應用的生態系統建設。(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