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文旅場景多模態交互體驗升級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智能互聯網藍皮書《中國智能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今日在上海正式發佈。其中,視覺融合場景體驗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四川川投智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文旅行業總經理、四川智勝慧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鵬,視覺融合場景體驗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科研主管、四川川投智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主管蔡鴻撰寫的《智慧文旅2024年發展總結和2025年展望》一文指出,我國智慧文旅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爲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人工智能、XR、數字孿生等技術深度融入文旅產業全鏈條,催生涵蓋智慧景區、智慧文博、智慧旅遊等多領域協同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文旅生態。
文章介紹,國內智慧文旅產業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因素:一是中央和地方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二是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爲智慧文旅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三是疫情期間大量線上文旅消費需求被激發,加快了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四是越來越多的文旅企業主動擁抱智慧化,在產品服務、運營等方面加大數字化探索力度。
2024年,國家持續加大對智慧文旅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完善智慧文旅發展政策體系,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等部門發佈了《智慧旅遊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國家標準等文件,開展2024年全國智慧旅遊解決方案推薦遴選工作,公佈或聯合公佈第二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2024年全國文化和旅遊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全國紅色旅遊新技術應用優秀案例名單和文化和旅遊數字化創新示範案例。這些政策和案例的出臺爲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引導。
各地結合區域特點,先後出臺智慧文旅發展政策。比如,浙江杭州提出打造“數字文旅第一城”,重點部署數字景區、沉浸式文旅文旅數智運營等八大重點賽道。四川加強“智遊天府”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全省文化旅遊公共服務、綜合管理、宣傳推廣的全面智慧化,以及巴蜀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傳承。這些區域性政策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智慧文旅產業集聚發展。
文章分析認爲,景區數字化轉型在深度和廣度上雙向推進,數字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數字化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文旅企業數智化轉型加速,呈現全鏈條數字化升級特徵。同時,基於大數據和AI技術,文旅企業構建起精準營銷、場景營銷、情感營銷等多層次營銷體系。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內容生成方面,AI創作引擎可快速生成景區講解詞、旅遊攻略等內容,智能寫作系統可自動生成個性化遊記和體驗分享,數字人技術讓文物“開口說話”,提供沉浸式講解。服務體驗方面,情緒識別系統能實時分析遊客情緒狀態,提供情感化服務;AI導遊能根據遊客興趣動態調整講解內容和路線。運營管理方面,智能預測系統能準確把握客流高峰,優化資源調配。
展望2025年,文章認爲AI技術將更深入地應用於文旅場景,推動多模態交互體驗升級,實現文字、語音、圖像、視頻的無縫融合。智能手錶、智能服飾等可穿戴設備將與景區系統深度對接,提供導航、支付、健康監測等一站式服務,打造“無感式”智慧體驗。智能眼鏡應用有望爆發,向全綵雙目真AR眼鏡轉化。服務機器人功能更加完善,在景區承擔起接待、導覽、清潔等職責。智慧文旅產業鏈將向平臺化、生態化的方向演進,發展路徑更趨於融合、創新、普惠。(董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