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喝白開水錯了!防高溫脫水奪命 醫喊1物更重要
醫師指出,不只喝白開水,長時間流汗要補充運動飲料或稀釋的電解質補充液。(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炎炎夏日,長時間流汗補充水分很重要,但也別忽略電解質。醫師劉博仁指出,電解質流失是中暑的常見原因,當鈉和鉀不足時,白開水喝再多也難維持體液平衡,導致低鈉症或電解質失衡,出現頭痛、噁心、抽筋、意識障礙等情況。
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臉書指出,熱衰竭是身體過熱後,因水分和鈉、鉀電解質大量流失,無法維持正常循環與散熱,症狀包括大量流汗、頭暈、無力、肌肉痙攣、噁心或嘔吐,如果沒有及時降溫或補充水分、電解質,就可能發展成熱中暑,會出現更危險的急症,如皮膚乾熱、體溫升高超過40度、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劉博仁表示,很多人只注意補水,卻忽略電解質的重要性。電解質流失是中暑常見原因,特別是鈉和鉀不足時,喝再多白開水也無法維持體液平衡,還可能導致低鈉症或電解質失衡,出現頭痛、噁心、抽筋甚至意識障礙。
劉博仁建議,在短暫大量流汗後,可以用稀鹽水補充鈉,在500cc白開水中加入約1.5克食鹽,鹽濃度約0.3%,口感微鹹、較易入口,飲用後能幫助維持鈉離子平衡,但高血壓、腎臟疾病者應先詢問醫師。
除了鈉,也要補充鉀離子。流汗時雖然鉀的流失量比較少,但長時間大量出汗還是可能造成鉀不足,導致肌肉無力、心悸,甚至影響心律,可透過天然食物如香蕉、奇異果、木瓜、柳橙汁、熟馬鈴薯、菠菜、深綠色蔬菜來補充。低鈉鹽雖含較多的鉀,但不建議自行大量使用,特別是腎功能不好的人,可能會有高血鉀問題。而多數運動飲料含鈉與鉀,運動後飲用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