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提國家行動計畫防治性別暴力 擬延長兒少性侵追訴期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副處長林秋君。圖/行政院提供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行政院會今天拍板「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劃」,將落實高中以下學生每學年接受至少4小時性別暴力防治課程,提升學生身體自主權及防治意識,同時研擬延長兒少性侵害案件追訴權時效。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規劃,首部國家級「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劃」將有4大議題,包括預防、建構被害人多面向服務體系、法律及司法權益、統計資料建置及研究發展,15個部會將共同推動整體社會性別暴力防治工作。

4大議題各自有不同執行內容與指標,目標將分爲3大部分。針對「保護兒童及少年」部分,將落實高中以下學生每學年接受至少4小時性別暴力防治課程,提升學生身體自主權及防治意識;在校園部分,應用會議、研習、多元媒材強化校長、教職員工對性別暴力辨識、處理能力及保護輔導措施。

此外,將督導學校改善校園安全死角、改善軟硬體設施;至於在司法上,將落實司法詢問員制度,協助兒童使用司法資源,及研擬延長兒少性侵害案件追訴權時效。

另針對「友善性別多元」方面,將強化學校教育、社會宣導,落實認識多元性別,消除歧視文化;辦理性別友善廁所倍增行動方案等,布建中長期庇護資源,提升司法人員專業知能及性別敏感度,提供性別友善司法環境。

至於「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除了加強相關素養宣導,另外也規劃減少性影像被害人重複陳述,避免二次傷害,強化性影像處理中心辦理性影像下架及限制瀏覽,完善性別暴力防治相關法令、加強跨境司法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