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6年270億元推次世代通訊 佈局6G商用化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6年新臺幣270億元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除了加速整備6G與衛星通訊頻譜與法規調適,預先佈局6G商用化,也預計在掌握低軌衛星通訊主權情況下,於2030年引進3家國際衛星星系。
國科會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方案爲期6年,預計以年度科技計劃支應270億元。方案重點包含促進關鍵應用服務落地、建構實驗網,以及強化產業生態系跨部門協作。
根據報告,促進關鍵應用服務落地部分,政府將協助通訊技術與各行業應用整合,落實遠距醫療、智慧交通、海洋通訊等場域,推動通訊普及,縮減數位落差;在建構實驗網方面,政府將加速技術研發與試煉,透過衛星地面設備實驗網、6G模擬網、測試驗證平臺等建置,加速臺灣通訊產品商用化進程,並強化廠商研發能量。
此外,爲強化產業生態系跨部門協作,國科會、數位部、經濟部、教育部、通傳會、國家太空中心將跨部會協助業者切入服務商規格與國際標準,從通訊晶片、射頻模組、終端設備到系統整合,打造研發到市場的完整鏈結。
方案爲及早佈局2030年6G商用化,將透過加速整備6G與衛星通訊頻譜與法規調適,並且建構6G與衛星通訊傳輸的資安規範及驗證環境。
方案也欲吸引國際衛星星系落地,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說明,政府預計在2030年之前引進3家國際衛星星系落地,並且計劃發展地面設備跟國際星系互聯,並讓關鍵零組件與系統可以成爲低軌衛星通訊的國際供應鏈。
林法正表示,拚3家落地其實蠻多的,加以政府希望在低軌衛星通訊領域要掌握相當的主權,因此會持續與業者洽談。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天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卓榮泰院會中指出,爲落實總統賴清德5大信賴產業的施政藍圖,且正值全球6G及寬頻衛星通訊興起,臺灣應把握契機,佈局次世代通訊產業。
卓榮泰強調,期待方案透過公私協力模式,打造以科技驅動產業創新的自主發展架構,深化國際合作,加強臺灣在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使臺灣次世代通訊產業具有國際決策影響力,也讓臺灣成爲民主陣營不可或缺的信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