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砸270億!力推次世代通訊科技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說明第15次委員會議內容。圖/呂俊儀
國科會21日召開第15次委員會議,會中提報「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草案」,規劃次世代通訊科技的跨部會推動策略及相應計劃,規劃期程6年(2025-2030),預計投入270億元,以地面設備部分,預估產值可成長30%,從2024年的2441億元到2030年的3200億元。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任委員吳誠文表示,寬頻衛星與6G海陸空通訊整合等重要技術發展,未來將在智慧城市、物聯網應用、行動通訊產業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我國需要持續投入次世代通訊科技,以延續我國產業既有優勢,並進一步提升國際決策影響力。
五大信賴產業中的次世代通訊科技,就是搭配太空科技發展,吳誠文進一步解釋,次世代通訊最重要的就是衛星通訊,目前無線通訊缺的就是偏鄉、海面、天空等無阻礙的服務,也就是衛星通訊。
他指出,發展產業的意義在於若有太空科技產業,未來衛星、地面站、使用者終端裝備,網路應用服務可滿足政府國安需求,未來食衣住行各行業,空中海面都可享受自主衛星通訊網路服務,而AI時代,科技提供服務都透過雲端,甚至政院宣佈的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都跟太空科技有關。
國科會說明,行政院於2024年10月召開「衛星通訊產業策略(SRB)會議」,會後國科會彙整與會專家與業界先進建議,協同經濟部、數位發展部、教育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國家太空中心,研擬具體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以強化我國通訊產業既有優勢與未來競爭力,並落實賴總統五大信賴產業,促進國家數位科技發展與提升民衆社會福祉。
國科會也規劃3策略主軸:一、促進關鍵應用服務落地。二、建構實驗網、加速技術研發與試煉。三、強化產業生態系跨部門協作,搭配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劃,與新興科技計劃推動,協助我國業者切入服務商特有技術規格,發展包括通訊晶片、關鍵零組件與通訊系統等產品,除提升我國次世代通訊技術自主性,同時加強法規、人才培育,建構國內完整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