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4,100億特別預算 草案規劃產業支持930億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與副院長鄭麗君(右)、秘書長龔明鑫說明因應關稅戰特別條例。記者蘇健忠/攝影

行政院會昨(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匡列總經費4,100億元。其中,將原本產業金融支持的880億元經費,再加碼50億元用於產業設備汰舊換新,使得產業支持總金額增加至930億元。

特別條例的4,100億元中,除產業支持方案930億元,還有撥補臺電、勞健保、弱勢補助1,670億元,以及強化國土防衛1,500億元。政院表示,全數由歲計賸餘支應。

特別條例草案接下來將送立法院審議,不過在野黨質疑,特別預算有六成與關稅無關,賴政府以因應高關稅之名,想把預算「全部塞回來」,恐難以同意。民衆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政院將總預算中遭刪除臺電撥補經費、海巡艦艇與無人載具採購等支出,重新包裝塞入特別預算中,質疑行政院利用特別預算「借屍還魂」。

行政院會通過的特別條例,訂出「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四大主軸,訂定十項措施,包括: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支持勞工安定就業;強化農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多元市場;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訓;挹注臺電、全民健保及勞保基金;加強照顧弱勢族羣及提供關懷服務;強化國土防衛能量,以及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實施期間從今年3月12日至2027年12月31日爲止,回溯主因是美國對鋼鐵產業加徵25%關稅,鋼鋁業者近日已遭衝擊,必須彌補落差。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在產業傾聽之旅中,不斷聽到業者擔心受電價浮動及關稅上漲的雙重影響。爲此,在此次特別條例中,亦提出挹注臺電公司1,000億元,以健全臺電財務結構、調節能源價格的方式來穩定民生物價。

特別條例草案中,有930億元預計用於挹注「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在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正評估協助業者汰舊換新的補助比例如何分配,藉以加大力道協助中小企業。

經濟部規劃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共包括20項措施,提供工業部門貿易融資利息減碼、輸出保費優惠、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協助業者爭取海外訂單,以及安定勞工就業等;農業部門則會提供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強化外銷冷鏈體系,以及擴大國內外行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