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苛扣地方一般性補助款 藍議員批燒掉臺灣未來
新北國民黨黨團副書記長黃心華。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調整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引發反彈,新北市議員黃心華今天痛批,行政院主計總處擅自曲解財劃法修法意旨,將「一般性補助款」片面解釋爲只要「全國總額不減」即可,完全背離立法院當初保障地方財政的立法目的。此舉等同讓中央握有更大的分配生殺大權,地方政府補助款額度隨時可能被刪減,不僅衝擊重大建設的規畫,更破壞地方社福政策的穩定。
黃心華指出,財劃法明確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此規定保障的是各地方政府能有穩定財源,進行長期的財政規畫,而非僅僅維持全國總額。若照主計總處的邏輯,恐怕部分縣市將遭到排擠、補助的變數增多,財政健全的機制將被動搖。
主計總處擬將原本公開透明、依公式計算的一般補助,改爲由「各部會審覈」的方式,這不僅讓補助分配淪爲政治的交易,更將導致各縣市編列總預算陷入混亂。以新北市爲例,每年8月底前就須提出總預算,如今卻因中央覈算不明,地方只能依去年規模暫編,因應目前的不確定性,恐怕未來還得追加預算修正,徒增行政成本與財務風險。
黃心華強調,補助款的本意是協助地方在不少於前一年度的水準下,依各自財務特性與施政規畫,持續推動建設與社福。若民進黨執政當局硬要擴大解釋、甚至曲解法令,將補助款操作成地方競爭的工具,最終只會中央與地方關係更加惡化,也讓基層治理陷入焦土。
黃心華呼籲,賴清德若縱容這樣的權力操作,等於是在大罷免失利之後,繼續採用焦土作戰,不僅將毀掉各地方長期規畫的根基,也會燒掉他自己第一任期的政治未來。中央應立即迴歸法治精神,停止對地方的苛扣與打壓,讓補助制度回到透明、公正與穩定的軌道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