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港憑什麼?48萬人「鎮改市」衝刺500億人民幣
浙江最年輕縣級市48萬人衝刺500億人民幣。(新華社)
中新社三里河工作室19日報導,浙江最年輕縣級市曾是個鎮。2019年8月,經大陸國務院批准,撤銷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爲大陸全國首個「鎮改市」。即便有「最年輕」頭銜,經濟體量上卻是個重量級選手。2024年,浙江龍港市GDP爲443.73億元(人民幣,下同)。2025年第一季,龍港GDP超過125億元,同比增長6.7%,高於浙江省GDP同期增速。常住人口不到48萬人、鎮改市剛剛五年的龍港,憑什麼跑出如此體量與增速?
龍港的崛起,最早印在「紙」上。上世紀90年代,靠低成本和拚速度,這裡聚起大批印刷企業,每年平均以80%以上速度快速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到上世紀90年代末,龍港印刷企業總數近800家,從業人員達4.5萬人,印刷業總值超30億元。
不過,經濟賽跑上沒有常勝將軍,隨着市場需求變化,龍港印刷產業「低小散」模式面臨發展瓶頸。
彼時,企業經營行爲短期化嚴重,市場開拓不足,深陷低價之爭;商標和品牌意識相對淡薄,甚至存在侵權、製假等現象,明顯制約了龍港印刷行業的長遠發展及競爭力。
但是,龍港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大力推動產業升級。
如,一邊引入水性油墨、印後環保自動化設備,一邊把傳統印刷延伸到文創潮玩、兒童圖書、IP盲盒等高附加值產品。同時,重拳打擊印刷業違法違規行爲。
到2024年,龍港印刷包裝全鏈條產值約200億元,比2019年幾乎翻番,佔龍港地區生產總值的六成;印刷業持證技工從2019年的1人五年間增至3859人。
簡單說,龍港用一張張卡片、一本本童書、一個個盲盒印出了產業再造的範本。
如果說印刷是底色,那麼高新技術就是龍港的新引擎。
2024年,龍港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69.16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55.5%,同比增速達15.8%。年末,龍港擁有省級企業研究院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3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115家,分別是2010年末的5倍、4倍、4倍。
這種躍升並非偶然,而是龍港圍繞新興產業積極佈局的回報。
總投資100億元的華潤電力龍港超潔淨能源示範項目、超50億元的藍科途高性能溼法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等重大新興產業專案相繼落地。
在濱海平原上,龍港的智能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加速起勢。
值得注意的是,龍港產業快速反覆運算髮展,還跟其獨特治理架構密不可分。
設市之初,龍港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全市設6個黨委部門、9個政府部門、6個事業單位,黨政機構數量、人員數量只有同類行政單位的40%,企業審批全領域事項「一枚印章蓋到底」。
在簡政放權與優化服務「組合拳」下,2024年龍港新登記市場主體2.2萬戶,在冊經營主體突破12.05萬戶,意味着全市每四位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位「做生意」。
外界常用一句話形容這裡的創業環境——「開公司像網購一樣方便」。
梳理龍港發展脈絡發現,其崛起並非單點突破,而是「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制度紅利」互相齧合的結果。衝擊「500億元俱樂部」,龍港要在奔涌區域經濟競跑中,佔穩自己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