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消失"的孩子!"紫絲帶"父母的困境與突圍
和女兒分離十年後,白春燕收到了12歲女兒的“死亡通知書”。檢察院起訴書上的內容,還原了女兒生前遭受繼母和生父虐待的細節,這讓白春燕毛骨悚然,痛徹心扉。如果白春燕沒有與女兒失聯,行使探望權沒有受阻,這個12歲女孩的生命是不是有機會被挽救?
我們調查發現,像白春燕這樣見不到孩子的家長還有很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紫絲帶媽媽。
劉蘇言僅僅13個月大的兒子被丈夫一家搶奪藏匿。見不到孩子的日子裡,劉蘇言每天堅持用吸奶器泵奶,一天三次,一次不落,她希望當她接回孩子的時候,孩子還能喝上母乳。劉蘇言着急找孩子,不僅因爲孩子需要母乳,還因爲丈夫曾對她施暴,劉蘇言擔心孩子的安全難以保障……
簡易的出租房裡堆滿了法律材料,紅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格外醒目。今年2月,張軍靈2歲的兒子被丈夫從懷中被搶走並藏匿,事情發生第二天,張軍靈就買回了這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她初中畢業後,第一次爲自己買書,她研究相關法條,堅定地相信法律能幫她把孩子帶回家……
作爲母親,王婷卻只能每週在幼兒園門口偷偷看一看女兒。去年,王婷意外看到了一份女兒的診斷記錄,初步診斷行爲異常。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擔心,讓王婷更急切地想要親手把禮物送給女兒,讓女兒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六一兒童節前,王婷帶上給佳佳買的新衣服和那些沒機會送出去的禮物,又一次敲響了前夫家的門……
今年22歲的陳家源曾被爸爸藏匿的,與媽媽失聯了七年。被藏匿的那些年,家源頻繁被爸爸安排轉學,在不同的城市,並且都是寄宿學校。初一那年,意外與媽媽取得聯繫後,家源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是那個媽媽不要的孩子……
走近“紫絲帶媽媽”,我們看到太多的眼淚,這些眼淚讓我們一度猶豫,揭開這些傷痕,是不是真的必要?然而一旦想起那些仍被搶奪藏匿的孩子,可能遭遇的危險和創傷,我們都不願沉默。我們該如何保護這些“消失”的孩子,如何讓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愛?
看看新聞記者: 李珂 盧梅
編輯: 李珂 韓玲燕(實習)
視頻編輯: 陶餘鑫 朱玲敏
攝像: 劉寬漾 李響 徐瑋 張凱
責編: 陳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