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公平正義!解碼兩高報告中的這些民生案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守護“少年的你”、保障“老有所依”、爲消費者“撐腰”……兩高報告中提到這些案例,彰顯着司法守護你我的“溫度”“力度”“廣度”,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

爲“少年的你”撐起法治藍天

最高法報告提到一個案例:山西吉縣法院在某學校設立法治副校長信箱,一年收信60餘封,發現並嚴肅處理校園欺凌、女生被校外人員騷擾等7起事件。  目前,人民法院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全國法院近4萬名法治副校長切實擔起守護責任。與此同時,檢察機關還積極落實入職查詢等制度。最高檢報告顯示,2024年,推動密切接觸未成年人單位落實入職查詢,不予錄用1361人,對不履行侵害未成年人強制報告義務的督促追責338人。  “從實踐來看,法治副校長制度切實提升了未成年人保護和普法工作質效。”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對此深有感觸。他建議,司法機關應進一步延伸觸角,助推形成齊抓共管、多方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維護銀髮族合法權益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手機成爲移動通訊“主角”的今天,如何更好保護銀髮族的權益?最高法報告提到這樣一個案例:歐某夥同他人預植代碼操控“老人機”自動訂購鈴聲下載等增值業務,偷扣98萬部“老人機”話費340餘萬元,被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就醫養老,怎樣守護老百姓“救命錢”?最高檢報告顯示,2024年,起訴侵害老年人權益犯罪4.5萬人;起訴醫保騙保等犯罪4715人。  “要通過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對贍養義務的監督,對不履行贍養義務等行爲依法追責。”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黨總支書記蘇少洪建議,進一步提升針對老年人羣體的普法宣傳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警惕意識、法律意識、維權意識。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