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前熱身 機器人股喊衝

和椿率先漲停,股價創156.5元新高價,外資連三日買超8,420張,預計在8月展出4款人形機器人,成爲臺灣供應鏈中起跑最快者。

機器人之眼亞光,股價也衝上漲停,吸引外資進駐。法人認爲,其各項產品都有所成長,成長力道最強就是數位相機和運動相機鏡頭。

另一款機器人之眼佳能,8月以來漲幅達到29%,佳能獲得美國Mantis Robotics協作機器人手臂近接感測器訂單,預計第四季出貨,將由自家機器人視覺影像產品,切入美國機器人供應鏈。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六大公協會組成機器人大聯盟,預計2030年達到1兆元規模,成爲新的護國神山,包括所羅門、昆盈、羅升、和椿、上銀、大銀微等。AI要能落地,會在機器人制造中率先實現,因此工具機和相關零組件均高度相關。

他認爲,機器人族羣跌深,還未反彈回來,仍有補漲空間,要看個股營收有沒有跟上;如果能打入特斯拉、輝達等美國大廠供應鏈的臺股,就有題材並帶來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