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鍋!中榮遭健保斷頭3億元 醫嗆:有錢中正路大改名
個別醫院總額全面上路,第一季營收報告出爐。醫院民衆排隊掛號。記者季相儒/攝影
健保署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全面上路,臺中榮總今年第一季影響最大,遭健保斷頭約3億元,引發醫界炸鍋。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推估,全臺加總恐有百億元做功德,並斥政府有錢搞綠電、中正路大改名、大罷免大花錢;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認爲,是變相懲罰、醫護人員的心力跟垃圾一樣,要刪就刪、要丟就丟。
蘇一峰今在臉書粉專上發文表示,今年第一季臺中榮總就被健保斷頭3億元,推估全臺加總恐有百億元做功德,感嘆政府有錢搞綠電、改中正路路名,甚至力推大罷免,但健保給付卻要賴帳。
蘇一峰認爲,健保署從源頭斷健保給付,牀位當然會縮減,病人收治多的醫師甚至還會被檢討,因爲「收一牀賠一牀」。醫院等牀久是常態,甚至未來還會更惡化,賠錢救人是健保給付的共業。健保署和醫改團體要檢討醫院收治病人問題,怎麼不檢討健保給付纔是問題的根源?
臺中榮總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也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中榮遭健保斷頭3億元,健保的成效就是砍醫院給付、不給錢,變相懲罰,醫護人員的心力跟垃圾一樣,要刪就刪、要丟就丟。
臺北榮總名醫吳元宏也發文表示,最近身邊有很多人找他幫忙找病房,但這其實真的很難,「無米之炊難爲」,畢竟缺錢就會缺人,像是北榮護理人力缺額好幾%,病房無法運作,急診就收不上去,而且現在連急診醫護也都出現離職潮,「不想加資源,不然就推動安樂死吧」。
針對臺中榮總遭健保斷頭約3億元,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斥,政府有錢搞綠電、中正路大改名。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粉專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