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作片沒落的時代,《捕風追影》卻逆風翻盤,它都做對了什麼?

動作片以刺激的追逐打鬥,槍戰爆炸視覺效果,曾佔據着電影市場的重要地位,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誕生了動作片的黃金時代。從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到好萊塢的《碟中諜》系列,鑄造了電影市場的中流砥柱,創造了票房奇蹟。

然而,時過境遷,各種超能力特效片逐漸取代了傳統動作片;曾經的一線動作巨星們英雄遲暮,動作片的輝煌似乎也隨着他們的老去而漸漸遠去。

在這個動作片沒落的當下,《捕風追影》卻能逆風翻盤,讓人不禁對其充滿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它究竟都做對了什麼?

一、成家班T0級別的動作設計

首先,動作片的故事不能複雜,正邪分明,線索清晰,最好一句話就能明白,比如:《捕風追影》。

它講述警方請回已退休的跟蹤專家黃德忠與年輕刑警何秋果等人組成跟蹤隊,針對一夥盜走數百億虛擬貨幣的犯罪團伙展開追捕,也陷入了犯罪團伙佈下的局中局的故事。

其次,動作片最大的魅力就是動作本身。

這點不得不承認,成家班的動作設計絕對是華語動作電影界的金字招牌,《捕風追影》在動作設計上有着獨到之處。

它既傳承了成龍電影一貫的風格,擅長利用身邊的家居道具進行打鬥,如在狹小的出租屋、倉庫、洗衣間和茶餐廳裡,用門、桌椅、伸縮晾衣杆、牀單等道具玩出花樣,不愧是“傢俱城戰神”

電影充分發揮了成龍 “就地取材”的標誌性功夫,更讓觀衆感受到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創意和趣味,彷彿回到了成龍電影的黃金時代,也讓傳統動作片的魅力在新時代得以延續和發揚。

同時又融入了以《諜影重重》爲代表的強分鏡加快速剪輯手法,使動作戲更具凌厲迅猛的質感,給觀衆帶來了拳拳到肉的震撼。二者相加,鑄就了電影中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打鬥場景。

黃德忠(成龍 飾)與胡楓(文俊輝 飾)、小辛(林秋楠 飾)在洗衣房的打鬥堪稱全片的動作高潮之一。林秋楠的腿功凌厲,文俊輝的拳頭剛猛,成龍貴在經驗老道,抄起伸縮晾衣杆爲武器以一敵二。

掃、砸、挑、劈、甩、旋、撥、撩,充分發揮了長棍一寸長一寸強的硬道理,也彰顯了“拳怕少壯,但棍怕老”的格鬥名言,精彩至極!

與成龍的“雜耍”動作風格完全不同,梁家輝的刀戰動作戲設計的主旨是陰鷙。他飾演的反派 “狼王” 傅隆生,是僱傭兵且還是特種兵出身,善近身搏鬥,用匕首,出手即是殺招,刀刀都要致命。

在與20個敵人的對決中,他的匕首耍得行雲流水,刀光閃爍間,盡顯其高超的刀法和狠辣的手段,陰鷙氣場貫穿銀幕。

張子楓飾演的何秋果身材單薄,所以在她的動作戲設計上與《芭蕾殺姬》中安娜·德·阿瑪斯飾演的伊芙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着重表現在對抗中女性的技巧與柔韌性,以柔術打底。

而反派“狼崽子”團隊的出場設計,則大有《黑暗騎士》中小丑團隊開場的即視感,以此沙、文俊輝爲首的團隊真的是身手了得,還盤靚條順,很符合年輕觀衆對於“反派帥哥”的想象,看完之後很難不讓人希望他們成功逃脫和贏的。

最後,就是“王見王”的那場對決,兩個old school的老人硬碰硬的對決,這場打鬥從餐館的室內打到閣樓的小空間,特別是最後兩個人的殺招肉疼的要命。

特別意外的是,難得在電影裡看到,這次成龍的“雜耍”風格,感覺還是略輸梁家輝的“殺招”風格。

二、打戲創新,文戲的用心

電影中,出租屋內黃德忠、何秋果、傅隆生三人之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心理較量,三人互相試探的戲,堪稱本片文戲中的一個經典段落。

爲了不暴露身份,黃德忠將計就計,請傅隆生來自己家吃飯,傅隆生手裡藏着信號探測器,一進屋就假借參觀各處尋找監聽的設備。他對黃德忠與何秋果也是一句一個坑,步步緊逼。

三人在這場戲中,彼此都沒動手,卻把脣槍舌劍舞的起飛,同時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間,三人還都藉着演戲吐露心聲,展現出了各自複雜的內心世界。

說的是此時此刻,卻恰如彼時彼刻......沒錯,在一部動作片中的一場吃飯戲,拍出了《讓子彈飛》黃老爺家鴻門宴的韻味,實在是爽!

另外電影中,黃德忠與何秋果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是傳統經驗與現代技術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生動體現,也構成了影片文戲中一條深刻而富有內涵的情感紐帶。

黃德忠,作爲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警察,特種偵查全能冠軍,他擁有着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追蹤經驗,在沒有高科技輔助的年代相當於神的存在。

然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天眼系統、大數據分析等現代技術已經成爲警方破案的重要手段。以何秋果爲代表的新一代刑警,對這些新技術有着天然的熟悉和運用能力,同時也習慣和依賴通過數據分析快速鎖定嫌疑人的行蹤。

但當天眼系統遇見傅隆生這種偵查與反偵查領域的頂級專家,加上他培養的養子超級黑客熙蒙(此沙 飾)的篡改監控時,就凸顯了電腦被入侵後的形同虛設。所以,電影也闡釋了一種對現代高科技的思考,科技輔助人,但科技不能取代一切人力。

尤其像黃德忠這樣的資深專家出馬也必不可少。在特殊情況下,人力可以彌補科技看不見的漏洞,所以他擔心技術會讓年輕刑警失去對細節的觀察力和對人性的判斷力。而新一代的警察則對黃德忠 “跟着感覺走” 的傳統追蹤方式有所質疑,認爲這種方式缺乏科學性和準確性。

在實戰中,兩代人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不僅讓他們在追捕盜匪的過程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也讓觀衆看到了傳統經驗與現代技術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美好前景。

這種新老傳承的關係,不僅是影片文戲中的一大亮點,也爲觀衆帶來了深刻的思考,讓我們認識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與現代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進步的。

從打戲的創新到文戲的用心,《捕風追影》首映的好口碑絕非偶然,影片中的戲劇衝突在動作戲和文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無論是緊張刺激的打鬥場面,還是細膩入微的人物情感糾葛,都讓觀衆彷彿置身於電影世界中,與角色一同經歷着喜怒哀樂。

《捕風追影》的成功,無疑爲動作片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例 。它證明了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動作片依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對傳統動作片元素的傳承與創新,以及對人物情感和主題深度的挖掘,動作片可以在滿足觀衆對刺激動作場面需求的同時,也能引發他們對人性、社會和時代的思考。

真的期待更多的電影創作者能夠像《捕風追影》的製作團隊一樣,勇於創新,敢於突破,不斷探索動作片的新邊界。年度動作爽片,這個暑期檔就看《捕風追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