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疾控提醒:地震災後,這些傳染病要注意!
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雲南省部分州市也受到影響。地震發生後,可能出現飲水、食品、住宿得不到保障,環境衛生差,蒼蠅、老鼠等病媒生物數量增加等多種緊急狀況,如何科學防範傳染病發生風險?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爲大家準備了這份災後防病指南,一起來了解一下。
腸道傳染病
地震過後,受災地因水源地破壞,水體污染,易發生甲肝、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諾如病毒感染胃腸炎等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
地震後,臨時安置點人員密集,易感人羣聚集,通風條件不佳,易出現麻疹、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常見呼吸道傳染病。
蟲媒傳染病
我省爲蚊傳疾病高發省份,近來氣溫轉暖,要謹防蚊蟲在災後環境中滋生,出現登革熱、瘧疾、基孔肯雅熱流行期提前現象。
鼠傳疾病
地震過後,鼠類動物生存環境被破壞,鼠類逃竄期間,人羣接觸風險上升,易出現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等鼠傳疾病。
雲南疾控提醒:地震後,建議大家非必要不前往受災地區。如確需前往,應根據個人需求做好甲肝、霍亂、麻腮風等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
開屏新聞記者 陶彥然
一審 顏媛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