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伽利略的女兒(下)

墓碑示意圖。圖/AI生成

上週我們聊到伽利略的大女兒住在修道院,因爲室友的問題,想請父親幫忙換房間。伽利略看到信,鐵定心都揪在一起。因爲信的最後,女兒說了更驚人的事。因爲信比較長,這邊稍微用現代口吻整理如下:「老實說,後來那個房間我也沒買到。所以室友現在就被綁在牀上⋯⋯院長那邊有一間更大的房間,但還需要更多錢。爸爸之前給我的瑪瑙念珠,我附在信裡你幫我拿給弟妹,如果她喜歡的話,我賣給她,這樣應該就夠了。」

伽利略讀到信後,立刻準備好錢寄給女兒。

▍ 永遠在一起的父女

女兒瑪麗亞在1634年因病過世,8年後,爸爸伽利略也離開人世。

作爲那個時代,甚至是人類史上最耀眼的科學家,伽利略原本要葬在佛羅倫斯聖十字大殿。然而因爲教會否決,最終他只能被下葬在鐘塔下的小屋旁。

伽利略最後的學生維維亞尼(Vincenzo Viviani)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學者。曾經短暫指導過牛頓的老師巴羅。有人戲稱牛頓是伽利略在義大利有未竟的科學志業,轉生到英國的。如果把這個玄學的連結考慮進來,他們的關係又更加緊密了。

維維亞尼一生致力於替伽利略平反,想讓老師獲得應有的殊榮,奈何窮盡一生都沒實現。好在,時間幫他完成了一切。

1737年,伽利略得以從原來的墓地回到聖十字大殿。當人們打開塵封近百年的墓室時,驚訝地發現——等等,爲什麼有兩副棺材?

一具遺體很快被確認是伽利略,另一具遺體則是一位年輕女性。

後人猜測,這是學生維維亞尼因爲始終無法替老師爭取到銅像、大理石墓碑等榮耀。想來想去,終於發現有更珍貴的人事物,是能永遠陪伴老師的。

伽利略的後半生或許很坎坷,但他至少有孝順、敬重他的子女與學生。

「離開您的身邊,令人難過。女兒多麼渴望和您相聚時的歡樂。上天垂憐,這種日子總算即將過去。女兒盼望着您能夠經常就在身邊。」

如今,他們父女倆也依然在一起,直到永遠。